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4820字。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评分:             
(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含卷面分3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综合性学习(18分)
1、你熟悉下列字词吗?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耐心地给加点字注音,静心地更改错别字,美美地将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3分)
(1)强(guō)不舍          (3)怒不可遏           (5)断章取意
  
(2)(kè)尽职守            (4)一抔黄土           (6)重蹈复辙
 
2、默写(7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载不动许多愁。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           。
(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           ,            ,              。
3、口语交际(3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
4、名著导读。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的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5分)
书  名作  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二、阅读与探究(49分)
(一)读下面两首诗,然后答题。
[甲词]   沁园春  雪
(1936年2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借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词]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年夏)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①,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②,东临碣石③有遗篇。萧瑟④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①幽燕:指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一带,古称幽州,春秋战国时属燕国。所以称幽燕。②魏武挥鞭:曹操跃马扬鞭。魏武即魏武帝,就是曹操。③东临碣(jié)石有遗篇:(曹操)东征乌桓来到碣石山,曾经写过诗篇留传下来。诗中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名句。④萧瑟:风声,常用来形容秋风。
5、甲乙两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从表现的内容上看,两词上阕都是写景,下阕是        ,而重在     。两词都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2分)
6、两词都有点晴之笔。表现甲词主旨的句子是“                         ”;表现乙词主旨的句子是“                              ”。(2分)
7、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是概括描写,也可以具体描写;可以是描绘实景,也可以是虚拟想像。甲词描写雪景的三幅画面中,以“     ”字领起的第二幅画面具体描写了     实景;两词各有一幅画面是诗人想像或联想而来的,即甲词中的第      幅画面和乙词中由“(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句子展现出的历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