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6160字。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教法学法]
运用图片、录像、竹制工艺品、笋千点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寻找一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以读贯穿课堂,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体会课文层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写竹林和竹林人家的两部分。
(要点提示:写竹林的部分,第1一3段;写竹林人家的部分,第4一8段)
2•激趣。现在黄先生要聘请几位导游,来介绍沿途风光和竹乡生活。条件是口齿清楚,朗读流利,介绍时语言亲切,语速适中,现在请毛遂自荐(选几个学生朗读)。
3•轮流朗读这两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正音。
(1)思考问题(多媒体显示):
0作者笔下的江南竹乡有哪几方面的特色? 0竹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正音。 (3)点评几位"导游"的朗读水平,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4)探究。各小组发言,师生交流讨论:
0江南竹乡特色:A•竹林如海;B•环境优美、富饶;C•竹乡人用竹彻底;D•竹乡人生活安静、闲适(允许有个性化的理解) 0竹乡印象(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A•山清水秀、富饶美丽,竹乡人生活悠闲自得,是一个世外桃源。
B•是竹的海洋,那里有特色的竹屋、竹门、竹窗、竹家具、•竹碗竹筷,这一切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竹的清香。住在那样的地方,一定能使人 长寿,因为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安静而祥和。
0作者感情:
写竹海蕴含热爱之情;写竹乡赞美竹乡人淳朴勤劳;写竹乡人生活表达向往之情;第8段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对安静闲适的竹乡生活的向往。
(5)齐读第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此段在全文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卜在你的旅游日记中。什么地方让你最向往,你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2•我们的家乡与作者笔下的竹乡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为什么喜欢?(或为什么不喜欢)
(学生发言,老师要热情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赞赏他们个性化的发言。注意引导他们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四)小结
美丽富饶的竹乡令人心驰神往,那世外桃源般的静谧祥和氛围,悠闲自得的生活让在喧闹城市的人们羡慕,也让穷乡僻壤的人们反思。
同学们,让绿意和春意常驻我们心间,相信我们的居住环境会变得更美好起来!
(五)作业
1•用"晾、沏、气势、深沉、隧道、竹箬、屏风、名副其实"等词写一段话,写景、叙事、抒情都可,字数不超过2叨。 2•课外收集有关竹的诗文、绘画、工艺品、明信片、邮票等资料,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人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黄蒙田先生到竹乡"做客",那美丽的竹海令我们惊奇。今天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