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1070字。

  高三语文试题    2016.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劲(jìng)厉的寒风从冰面上旋起,又在笔直而光秃的树梢上呼啸而去时,一个寒颤
  (zhàn)涌了上来,一丝悲凉沉到了心底,差一点(吞噬/吞没)了我对冬的希翼。白日浮现云
  隙,万物肃杀凋蔽。难道萦绕我心的冬之梦就这样被冷冻了么?
  而雪,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漫天的雪混(hún)沌了天地,浪漫了人间。风随远山似无
  意,(甲)    。仰首时白雪满眉眼,俯首时飞絮(盈/飘)白头。雪,飞扬,旋转,
  (乙)    ;下落,升腾,奔流如银色的河。一路东去,缱绻天涯。
  雪舞之夜,好想沏( qì)茶待朋,和你煮雪夜话。抚琴雅兴,弹筝(贻/怡)情。赋一首雪韵
  在记忆的深处潜藏,听晶莹的雪花无韵无律地低吟浅唱…”
  1.文中加点词语的字音与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劲(jìng)厉    希翼    B.寒颤(zhàn)    凋蔽
  C.混(hún)沌    缱绻    D.沏(qì)茶    萦绕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吞噬盈怡    B.吞噬飘贻
  C.吞没盈  贻    D.吞没飘怡
  3.在文中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雪映红梅自欢喜    如白色的火燃烧
  B.雪落明轩自有情    燃烧如白色的火
  C.雪落明轩自有情    如白色的火燃烧
  D.雪映红梅自欢喜    燃烧如白色的火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元旦期间,学校团委举办首届校园书画展,师生
  舞文弄墨,共度美好时光。
  B.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评选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脑洞大开”
  “创客”等词语脱颖而出。
  C.《芈月传》是孙俪继《甄媛传》后与金牌导演郑晓龙合作的第二部作品,一经播出便石破
  天惊,引爆荧屏。
  D.夕阳,在中国诗歌中大多是象征“没落”的意象,龚自珍也以此象征江河日下的国势,如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市进一步聚焦突出问
  题和明显短板,加快学校建设和改革创新的力度。
  B.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相继获得德国莱
  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多类奖项。
  C.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考试舞弊人刑,可见政府打击
  考试舞弊的决心之大,或成治理考试乱象的“尚方宝剑”。
  D.知名作家任职大学教授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中国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长期
  脱离造成的。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交流本应常态化,而现状并非如此。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空气启示录”这个词已经相当适用于北京:几乎看不到的天际线,戴口罩的市民,沉
  默得令人惊异的街道。
  ②21世纪的北京就像是19世纪的伦敦——它们都是其时全球崛起速度最快的工业国
  家的首都。连雾霾的成因都惊人的一致,人口众多,周边地区工业密集,能源主要来源是煤
  炭,再加上被丘陵环绕的地形,这些因素一起推动空气污染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期达到或超过
  “危险”水平。
  ③关于空气污染产生的后果,尽管各方研究不尽相同,但相比于那些研究环境退化、社
  会不公和经济增长的抽象理论,数字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体现紧迫性。刚进入21世纪时,
  世界银行就估算称,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中国每年损失了GDP的2%-3%。
  而根据哈佛大学等高校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出版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0》,户外空气
  污染是中国2010年早逝的120万人死亡的主要致病因素。有报道称,空气污染事件除了商
  家因为空气净化器热销得益之外,无人获益。实际情况是,在生存面前同样呼吸着被污染的
  空气,谁又会是赢家呢?
  ④在诸多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文献中,经济增长被视作解决问题的万灵丹。然而在现
  实中,它却并非包治百病,更难以成为环境污染的解药。上世纪90年代,一种名为“环境库
  茨涅兹曲线”的理论曾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