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5690字。

  2016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第三次联合考试期末试卷语文试题(解析版)2016/1/21
  命题人:刘宇辰  李欣荣      审题人:彭艳香
  注意事项
  【1】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试一律在答题卷上作答;
  【2】本卷满分155分(实际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为规范考生书写答题习惯,本卷附有5分卷面分,要求答题卷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4】考试前5分钟考生候考,经监考员扫描后方可进场;考试结束后,考生一律停止作答,监考员把答题卷收回。
  第I卷
  甲  必考题
  附:卷面分(5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人品”与“作品”
  徐云方
  古人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用来说明人的品性与作品之间的天然联系。从作品看人品,从人品观道德,这些环环相扣的事物着实给我们一些启示:人品与作品的关系呈现“正相关”。而正态的人品总能催生饱含深情的作品。
  饱含深情的作品总是能够引起共鸣。小时候,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只知道很押韵上口,却不解个中滋味;待到自己远离故土,异地求学工作时,方才深刻地理解余先生对祖国母亲的拳拳怀念之心。一篇作品如此的饱含深情,能够打劫我们的感情,一方面需要作者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需要作者有正态的人品,把自己所想所思所经历的人生百态,用最真实的想法刻画出来,这样的作品岂能没有共鸣的读者?
  作品之所以能够饱含深情,说到底,还是作者的品行与作品的风格达成了协调统一。苏东坡为人率真,为官正直,不惜得罪当时的当朝宰相也要为民请命,仕途不畅不当紧,他把深情全都浸润到诗词里。不管是豪情万丈豪放词,还是温婉如水的婉约词,全无半点的恶俗,干净到透彻。林语堂、钱钟书等名家皆是如此,作品如人,人如作品,充分地彰显了人性,人品与作品没有丝毫脱节的迹象。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文艺作品,更需要这样的文艺人,达到人与作品“浑然天成”的境界。
  文艺人要和自己和谐相处。言行一致,这是极具魅力的人格。所谓“行者正,坐得端”,唯有人品正直,方有直立的躯干。《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性格粗鲁,草莽之人,反倒是一个讨喜的角色,何也?究其原因,还是自己是一个统一的立体的人,说一是一,不矫揉造作,不违背天地良心,所谓人与自己和谐统一,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对于文艺人来说,应该具备这样的品性,“我口抒我心”,不管是为文,还是作画,都要让自己的作品保持自己的风格,这是打动人的关键。当然,文艺人也需要其他品质:真诚、浑然天成、率真、创新敢闯……
  精品的文艺源自真诚的人品。很多人喜欢作家三毛,认为她有个令人羡慕的荷西,其实这不是她被人喜爱的真正原因,她那种洒脱的性格和洒脱的文章是那么的“浑然天成”,有共同生活阅历或期待那种生活方式的人,是决计抵挡不住她的文字诱惑的。精品的文艺需要雕琢,但更需要用心,而且是要浇注人品。虽然笔者不喜欢给事物贴标签,但有些人的作品总是打上这些人烙印,率性、正直、草根、豁达等,这些作品的特征都是文艺家附加给它的,成了作品风骨的一部分,永远也擦拭不掉。
  人品与作品当“浑然天成”。人品与作品的关系呈现“正相关”,这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过的。伟大的作品都倾注了文艺家的心血,猥琐的人品或者两面的人格都无法保证作品的纯度,当然,这样的作品也很难登上文艺高峰。
  (选自中国文明网,有删改)
  1.下列对“人品”与“作品”关系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品与作品的关系呈正比。正态的人品总能催生饱含深情的作品,反之则贻害无穷。
  B.“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人的品性与作品之间具有许多联系,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人工联系、自然联系。
  C.好的作品的出现离不开好的人品,在文艺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人品和作品应该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D.林语堂、钱钟书等名家皆是如此,作品如人,人如作品,充分地彰显了人性,人品与作品没有丝毫脱节的迹象。
  (B,B项表述错误,人工联系无中生有。)
  2.结合文章内容,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作者如果有正态的人品,又能把自己所思所想所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样的作者(如余光中)会有共鸣的读者。
  B.只有把作者的品行与作品的风格达成了协调统一,才能使作品饱含深情,触动人心。
  C.《乡愁》打劫了我们的情感是靠作者自身的高尚人品和创作作品时的内心的真挚感情。
  D.作者创作时必须有率真、创新敢闯精神,才有利于作品的成功。如《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性格粗鲁,草莽之人,反倒是一个讨喜的角色。
  (D,“《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性格粗鲁,草莽之人,反倒是一个讨喜的角色”说明了“不矫揉造作,不违背天地良心,所谓人与自己和谐统一”,而不是“率真、创新、敢闯”精神。)
  3.通读全文,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林语堂、钱钟书等名家不管是豪情万丈豪放词,还是温婉如水的婉约词,全无半点的恶俗,干净到透彻。他们的作品如人,人如作品,充分地彰显了人性,人品与作品没有丝毫脱节的迹象;而我们的时代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B.苏轼为人率真,为官正直,他的品行和作品的协调统一得罪了当时的当朝宰相,为民请命的他--仕途不畅。
  C.三毛被人喜爱的原因是她那种洒脱的性格和洒脱的文章是那么的“浑然天成”,有共同生活阅历或期待那种生活方式的人,是决计抵挡不住她的文字诱惑的,而不是有个令人羡慕的荷西。
  D.徐云方不喜欢给事物贴标签,但有些人的作品总是打上这些人烙印,率性、正直、草根、豁达等,这些作品的特征都是文艺家附加给它的,成了作品风骨的一部分,永远也擦拭不掉。
  (C,“有个令人羡慕的荷西”是三毛的作品受人喜爱的原因,但不是真正原因。)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文言文阅读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①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