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道小题,约6470字。
徐汇区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捨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3.回看射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猎》)
4. _____________________,盖以诱敌。 (《狼》)
5. 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这阕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尘暗旧貂裘”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陆游借该典故表达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2 分)
7.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沧洲”本是古代隐士的所居之处,词中指陆游晚年退隐之所,借此表达词人的归隐之意。
B“此生谁料”四字情绪急转直下;表达了词人对个人命运突变的强烈意外与深重感慨。
C词人在该句中表达的情感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 一句所表达的情感颇有相似之处。
D词人在该句中直抒胸臆,与元曲《天净沙•秋》直白地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同。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則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鸣翔集,锦鱗游泳。岸止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以上语段选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 》。(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段第①节描述了作者登楼时所见的美景及由此产生的想象。
B作者以阴雨之景写“悲”,以晴和之景写“喜”,情景交融。
C语段中的“迁客骚人”指“去国怀乡”之人及“渔歌互答”之人。
D作者详写“览物之情”是为了强调自己情随境迁的感慨。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4题(13分)
齐宣王好谀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②而止。 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 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
【注释】①石:重量单位,古代以120斤为一石。文中的“三石”与“九石”均非实指,“三石” 指强度一般的弓,“九石”指强弓、硬弓。②关:同“弯”。“中关”拉到满弓一半。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左右皆引试之 ( ) (2)宣王说其名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宣王周围人的哪些言行呼应了标题中的“谀”字?(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齐宣王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宣王始终努力追求个人实力提升 B宣王喜欢用事实来证明自己
C宣王乐于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D宣王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