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道小题,约7260字。

  试卷类型:A
  广东肇庆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统一检测题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徐志摩
  《再别康桥》)
  (2)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曹操《短歌行》)
  (4)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5)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
  亭集序》)
  (6)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苏轼《赤
  壁赋》)
  (7)有志与力,而又                ,至于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节选自《鸿门宴》)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每词1分)
  ①沛公则置车骑        ②道芷阳间行     ③再拜献大王足下   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分)
  (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3分)
  4. 亚父破玉斗后,项羽有何反应?请展开想象,用现代汉语写一段符合项羽形象的文字,50字左右。(5分)
  (二)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狄夷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常屈其座人        屈:使折服
  B.子本相侔            侔:通“牟”,谋取
  C.不一引手救          引手:伸手
  D.故卒死于穷裔        穷裔:僻远的边区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虽重得罪,死不恨 ②虽使子厚得所愿
  B.①一时皆慕与之交 ②吾不忍梦得之穷
  C.①以事母弃太常博士 ②皆以子厚为师
  D.①例出为刺史 ②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
  7.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
  无疑也
  B.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
  无疑也
  C.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
  无疑也
  D.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
  无疑也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子厚生性刚直,不讨好权贵,但常与当世名人结交。那些当政的人都争着想把他归
  为门下,相互推荐赞誉他。
  B.不论是得意还是失意之时,柳子厚都未放弃过写文章。他常把所记忆和所看到的事物
  写成文章,他的文章气势广博没有边际。
  C.柳子厚主动上书皇帝,愿意把柳州换播州,解决刘禹锡的困难,即使再加一重罪,也
  无怨无悔。
  D.作者对柳子厚早年不爱惜自己,结交不该结交的人而导致受牵连颇有微词。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4分)
  (2)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3分)
  (三)
  10.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咏老马
  沈炯
  昔日从戎阵,流汗几东西。
  一日驰千里,三丈拔深泥。
  渡水频伤骨,翻霜屡损蹄。
  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
  (1)请结合该诗前六句,分析老马的形象。(3分)
  (2)本诗借老马以自喻,请简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本大题7小题,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7小题。
  (一)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