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1410字。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601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28分)
  一、(14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寂寥   涕泗流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踌躇满致
  B.剡溪   青枫浦   四面楚歌   钟鼓撰玉   訇然中开   英雄没路
  C.渔樵   恣欢谑   雕栏玉砌   垆边皓腕   渌水荡漾   叨陪鲤对
  D.锱铢   恢恢乎   鼎珰玉石   妃嫔媵嫱   钩心斗角   管弦呕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六王毕,四海一             一死生为虚诞
  B.族庖月更刀                 族秦者秦也
  C.善刀而藏之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D.而刀刃者若新发于硎         青,取之于蓝
  3.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句读之不知  ③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④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⑤若属皆且为所掳  ⑥彼且恶乎待哉  ⑦多于南亩之农夫  ⑧灭六国者六国也
  A.①⑦/③⑤/②⑥/④⑧   B.①⑤/②⑥/③⑧/④⑦
  C.①⑤/②⑥/③⑦/④⑧   D.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他是“婉约派”之集大成者,曾创作不少新词调。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王国维评之为“词中小杜”。著有词集《片玉词》。 
  B.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一生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遂托身权贵门下,一生过着闲适的生活。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著有《白石道人诗集》。他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C.杜牧,字牧之,有《樊川文集》。他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D.宋代是词的时代。词和诗不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也有固定的格式,词可以唱,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像《浣溪纱》《一剪梅》等等,就叫做词牌。不同的词牌格式不一样,唱法也不一样。词按字数分有小令、中调和长调,按风格分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5.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洪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
  ②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③出了事故,首先应调查原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决策的科学化问题。现今有些领导,似乎还在车上,就作出重大决定了,而且________,权重如天。
  A.无可非议  异曲同工   一字千金
  B.无可厚非  殊途同归   一字千金
  C.无可非议  殊途同归   一言九鼎
  D.无可厚非  异曲同工   一言九鼎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国家反恐办副主任、公安部反恐怖局局长安卫星说,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怖主义法,既是我国的国际责任,也是当前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
  B. 2015年,“民生”成为习近平的关键词之一。在众多会议和考察调研中,习近平多次强调民生,体现了他心系人民。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现实中很多人都有名校情结,听到哈佛、牛津眼睛就会发光,能否进入名校成为检验成才与否的唯一标准,进入哈佛、牛津,好像就赢在了人生起跑线上。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②⑤①④⑥③  B.⑥③④①②⑤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二、(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