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0300字。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人:王广清
2005年10月5日

温馨小贴士: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将答案依次写到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踟蹰(zhí)  擢拔(zhuó)   暮霭(ǎi)    雕栏玉砌(qì)
  B.险隘(ài)   凝噎(yè)     纤细(xiān)  余音袅袅(niǎo)
  C.伶俜(pīng) 机杼(zhù)    凄戚(qī)    戛然而止(jiá)
  D.赍钱(jī)   拾掇(duō)    溽暑(rǔ)    舞榭歌台(xi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在致辞时表示非常欢迎李敖先生作客清华,并祝愿李敖先生的“神州文化之旅”取得圆满成功。
  B. 杨利伟在辽宁绥中县一中上初中时的老师翟曼君现退休在江苏兴化。9月26日,当记者问他这次是否与翟老师见面时,杨利伟一脸遗撼:“这次时间实在太紧了……”
  C.“教育产业化”甚嚣尘上,到处充斥着“教育产业化”的暄嚣之声,一夜之间,“教育产业化”成了“潘多拉”的匣子,一经打开,便释放出无数的不公和闻所未闻的教育腐败。
  D.因为就业压力非常大,所以职业愿景设计对学生非常有用,同时,用人单位也希望他们招到的人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知道什么工作可以让自己发挥得更出色,让自己更有活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今年刚满18岁,正值豆蔻年华,却由于染上网瘾误交网友而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B.初春的校园,在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唱着,跳着,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恐怖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全世界一切正义力量是决不会向他们妥协的。
  D.对高一新教材的使用,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再补充几句,权当抛砖引玉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如此自然,如此朴素,如此亲切地表现普通人民的心声和感情方面,很少有别的诗集能够堪与《诗经》相提并论。
  B.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机构的“上网”,不过是在因特网上挂一个介绍性的主页而已。
  C.有关安理会的改革,两个方案里都提议将理事国数量从现在的15个国家增加到24个国家。
  D.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解释工作。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怎样运用这些比喻?讴歌怎样的政治理想?
B.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现在四川眉山),文学家。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C.当我们吟诵和品味一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中便会闪现出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明月”“清泉”等等……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便会被唤醒、驱动。
D.《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其中“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并称“乐府双壁”。
C.“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某纪念祠写的一副对联。根据对联的内容可推知这位古代文学家是陆游,《书愤》选自他的《剑南诗稿》。
D.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