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0字。
抓住关键词,慧眼识病句
湖南石门一中 林敏
辨析病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几年来,考题又有扩大信息容量的趋势,有的句子字数达60字左右。对此,抓住致病的关键词(或短语),迅速找出致病的部位,不失为辨析病句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只有找准“病”,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做到眼到病现,手到病除。
(一)、否定词:
当一个句子出现几个否定词时,我们就要仔细分析是否有否定不当的毛病:或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或者多重否定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或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如:
(1)谁也不会否认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不会”“否认”“不是”三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需要”加上反问造成表意相反)
(3)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与“不再”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常见的有:“防止”、“禁止”、“反对”、“切忌”、“拒绝”、“杜绝”、“避免”、“阻挡”等,在病句审查时要特别注意。另外“否则”后面不能接“如果(若)不这样”的句子,不然就犯了重复的毛病。
(二)、两面词:
一个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与否”、“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或出现“成败”、“好坏”、“高低”、“优劣”之类的词时,我们就要仔细分析是否有“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语病。如:
(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能不能”两面与“是关系到……根本任务”一面不对应)
(2)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好坏”两面与“重要条件”一面不对应)
(3)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怎样”两面与“保持……配合”一面不对应)
(三)、关联词:
关联词的毛病在病句中最复杂又最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关联词的错用、滥用、漏用
即该用此而用彼,或不该用而用,或该用而没用等。如:
(1)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进而”应改为“从而”)
(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重复,应删去“若”)
(3)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至今”前应加上“所以”)
2、关联词搭配不当。如: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无论”后应接“还是”,改“和”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