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12490字。
怀柔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 三 语 文 2016、1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包括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⑴-⑶题。
什么是国家【甲】假若在战前有人问瑞宣,他大概须迟疑一会儿才回答得出,而所回答的必是(háo) 无感情的在公民教科书上印好的那个定义。现在,听着广播中的男女的标准国语,他好像能用声音辨别出哪是国家,就好像辨别另一位好友的脚步声儿似的。国家不再是个死板的定义,而是个有血肉,有色 (cǎi),有声音的一个巨大的活东西。听到她的声音,瑞宣的眼中就不由的湿润起来。他没想到过能这样的捉摸到了他的国家,也没想到过他有这么热烈的爱它。平日,他不否认自己是爱国的。可是爱到什么程度,他便回答不出。今天,他知道了【乙】南京的声音足以使他兴( )奋或颓( )丧,狂笑或落泪。
(节选自《四世同堂》)
⑴文中画线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豪无感情 色彩 xīng tū B. 毫无感情 色采 xìng tuí
C. 毫无感情 色彩 xīng tuí D. 豪无感情 色彩 xìng tuí
⑵下列关于“再”的笔顺笔画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再——笔顺:横、竖、横折钩、中竖、横、横
B.假——中间部件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横
C.道——部首辶(走之儿)笔顺:点、横折折撇、捺,三画
D.它——末笔为竖弯钩
⑶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问号 【乙】句号 B.【甲】问号 【乙】冒号
C.【甲】句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冒号
【考点】标点符号字音字形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标点符号。对于常见的字词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1)应为“毫无感情,色彩,xīng,tuí” 。特别注意“毫”的写法,“颓”的读音。(2)笔顺笔画在平时的书写时就应注意。“假”中间部件的笔顺应为:横折、横、竖、横、横,故B有误。(3)标点符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标注,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什么是国家”显然这个句子是问句,故C、D排除。“他知道了”后面是知道的内容,故用冒号,所以选B。
【答案】(1)C(2)B(3)B
2. 阅读下列内容,完成⑴-⑵题。
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留别家人时口头创作了一首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以此表明了自己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为了国家,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后来,林则徐在身命垂危之时,将亲手绘制的新疆地图和一副字画(这首诗中的两句)交与左宗棠。二十年后,垂暮之年的左宗棠带着林则徐赠与他的地图和字画,率十万湘军,抬棺进疆,在国力贫弱不堪的晚清时期,奇迹般地击败沙俄支持的新疆分裂势力,把新疆重新纳入祖国的怀抱。
⑴右边的这幅书法作品选录的是《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中的两句诗,请你任选其中一句,用简体楷书抄写在答题卡的田格内。(2分)
答:________
⑵ 阅读上述文字与对联内容,你认为,这副字画内容最能反映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哪一项(2分)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抵御外强
【考点】综合性学习字音字形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和概括提炼思想的能力。书写注意工整,没有错别字。
(2)是提炼思想,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这段文字写出了林则徐和左宗棠对国家的热爱,并且写了林则徐被充军依然有报效国家之志,左宗棠垂暮之年抬棺进疆,收复新疆,都表达了他们矢志不渝的决心。
【答案】(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 A.
3.下面是一副关于岳阳楼的对联,回想《岳阳楼记》内容,你认为填入下联的词语最最恰
一项是(2分)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_____到心头
A.兴亡 B.贫富 C.离合 D.忧乐
【考点】词语成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