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7640字。
河南省安阳地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哽咽/咽喉 亵渎/读书 逶迤/娓娓动听
B、殷切/殷红 愚氓/流氓 诧异/叱咤风云
C、龟裂/龟甲 踉跄/凄怆 谛听/根深蒂固
D、炫耀/绚丽 蹊跷/蹊径 舍弃/退避三舍
2.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肆无忌惮 脍炙人口 别俱匠心 好逸恶劳
B、无与伦比 受益匪浅 鳞次栉比 无暇顾及
C、梦寐以求 失魂落魄 如火如茶 气势汹汹
D.毛骨悚然 责无旁代 故弄玄虚 万籁俱寂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文字之根”、“人祖之根”、“文化之根”使安阳成为“三根之源”,人类祖先在这里繁衍,华夏文明在这里发端。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穿越岁月时空, ;二帝陵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诞生在中国第一座国家监狱麦里城的《周易》,它博大深奥的内涵,深深地扎根于华夏子孙的心田里, 。
A.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又一个源头②让我们的先祖一步步摆脱蒙昧与混沌③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延续至今
B.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又一个源头②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延续至今③让我们的先祖一步步摆脱蒙昧与混沌
C.①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延续至今②让我们的先祖一步步摆脱蒙昧与混沌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又一个源头
D.①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延续至今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又一个源头③让我们的先祖一步步摆脱蒙昧与混沌
4.名家名著(共3分)
(l)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文学史上称“ ”,诗的风格沉郁顿挫。(1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结合全书,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保尔第一次、第二次死里逃生的经历。(2分)
5.古诗文默写(共7分)
(l)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_, _。(3)为国效力是古诗中永恒的旋律。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_, __’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_, _”的诗句展现了作者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国学是一扇“门”,从甲骨文中的 字,直到今天的汉字“门”,国学的大门一直都为我们敞开着。“国学热”是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实际上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回归。有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夭下”、“以和为贵”等精神,中国的发展之路才会走得更加坚实。此外,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光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军队作后盾,还要拥有自己国家的文化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就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品牌。因此,人们应该自觉肩负起弘扬国学的责任。
材料二:现在有很多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