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5050字。答案扫描。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初 三 语 文
2016.1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24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25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繁(yǎn) 和(xù) 明(móu) 善睐 (xiāo) 声匿迹
2.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处错别字,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江南的古镇,猛一看都很破旧,但是她的文化沉淀大多就是在这里。古色铃珑的门窗,精雕细凿的漏空,低眉吟诵的香樟,俱是奈人寻味,那小船泊在静静的两巷间的绿波上,装上货物,慢慢地摇荡。沉浸在这古镇的文化里,燥动与迷茫的心慢慢变得宁静淡泊起来。
错别字
正确字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 (_ 《相见欢》)
③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④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
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关雎》)
⑦笛中闻折柳,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 名著阅读。(5分)
①格列佛在某个国家的首都发现有一个人腰里缠着蓝色的丝线。请说说,这是格列佛在 国家旅游时看到的。那个人腰里的蓝色丝线是怎么来的? 。
(2分)[]
②语言学校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3分)
5.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2分)
示例:[]
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 语言: , , 。
第二部分 (45分)
阅读《凉州词》,完成第6~7题。(4分)
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前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再现出来。(2分)
7.谈谈你对“何须怨”的理解?(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8~12题。(14分)
【甲】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