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80字。

  《离骚》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2.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4.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二、知识积累
  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
  明确: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居左徒、三闾大夫。后因谗被贬。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离骚》,教师予以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