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80字。

  教学设计
  望海潮(东南形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词的“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表现手法;初步了解柳永在词上的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文本品读,复习词的基本鉴赏方法;通过对比阅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理性评判铺陈手法入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都市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了解柳永在词作上的大胆创新精神和伟大成就;理性地评判铺陈手法入词的创新之举。
  【学情分析】
  1.通过高一必修三的古诗词单元,学生已经接触过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代表作《雨霖铃》,对柳永作为婉约派词人的特色有了了解,《望海潮》是柳永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都市词,两首词风格迥异,所以可以在婉约词的代表词人身份之外补充词人的另一面——富有创新精神的柳永,并以此激发学生去了解其他身份的柳永。
  2.学生是高二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诗词积累较丰富,所以在文本解读上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重点难点】
  1.独立阅读和合作探讨,理解本词的铺叙手法
  2.对白词与柳词的对比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诵读雨霖铃,进入课堂。
  学生活动:诵读《雨霖铃》、《望海潮》
  (二)填空:柳永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ppt:婉约派代表词人、风流才子、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妓的知己、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
  如果让我填空,我会依照自己的喜好,填上为宋词增加新的生命力。(板书1:柳永:为宋词增加新的生命力)
  《雨霖铃》让我们看到了婉约的柳永,而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望海潮》则展现了柳永对词的贡献。让我们来齐声诵读,感受一下风格迥异于《雨霖铃》的柳永又一个代表作。
  二.自主、合作研读文本
  (一)探讨——走近文本
  教师讲野史,投ppt: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___________________,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
  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