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80个字。
七月迹(1课时)
【学习重点】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感悟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屏气()面面相觑()倏忽间()
嫉妒()酥酥地()锨刃( )
2.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一般没有唯一的标准,请反复朗读课文,按照归纳提示分段分层。
第一部分()中秋盼月。
第二部分()具体写孩子们品味、欣赏、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美好事物追求。其中第一层()写屋内品月和院内赏月;第二层()写酒杯捞月;第三层()写河沿追月。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迹》这篇散文有一股浓厚的孩童生活气息,孩童的形象在作家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B.《月迹》一文所写“月迹”,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C.《月迹》这篇散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作为全文重点部分的是议月亮。
D.《月迹》这篇散文中,孩童的形象固然重要,奶奶这一形象也不可或缺,是作家有意塑造并寄托了作家理想的一个形象。
【当堂检测】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4~7题。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