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65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6年2月号第6辑
整理 fcs2002
1. 天价鱼事件,究竟谁在撒谎?
2. 追责“浴池偷拍”才是最好警醒
3. 擅拆文物者欠的何止是道歉
4. 不必戴有色眼镜看农村“负债买车”现象
5. “恶魔选中”的不幸需要天使般救护
6. 破解“用工荒”,先解“权利荒”
7. 号贩子如此“敬业”监管是否感到汗颜
8. 华阴市政府何敢对法律“置之不理”
9. 请问谁来关心“感冒药的口感”?
10. 别忽视了老人们“心被掏空”的节后症
11. 扶贫攻坚:方法创新与防“被脱贫”需齐发力
12. 见证“爱情鹅”故事,各取所需便好
13. 公共话题讨论应摆脱“标签化思维”
14. 比“天价鱼”更可恶的是带出的泥
15. 一个地产商串起什么样的政商图景
16. “奇葩”请假条是多元社会下的个性表达
17. “孩子豪发红包”是开展财商教育契机
18. 拉高节操底线,直面公号的罪与罚
19. “洗脚作业”里没有你想要的“孝道”
20. “爱心墙”要轰动更要联动
1. 天价鱼事件,究竟谁在撒谎?
2016-02-17 09:12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邓海建
2月16日,记者拨通了天价鱼事件的常州游客陈先生手机。陈先生说,事发后不断接到各种电话,“没办法,只能把手机关掉,把微博也删掉。”当初微博上发的内容完全属实,至于店方出示的签了“陈”字的菜单,“肯定不是我签的字,可以做笔迹鉴定!”对于哈尔滨方面公布的调查结果,陈先生表示不做任何评论。(2月16日现代快报)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这话是很有腔调的,但如果以无赖假设来看,一旦信任链条断裂,而吃鱼又是个挺复杂的事,现场称量、现场宰杀,但到了后厨、到了菜单上,如何确保斤两与总价不会变卦?黑店之“黑”,门道恰在于这里。
据说眼下天价鱼事件又有了第二季:2月15日,有游客向媒体爆料,就在同一家店,同一时间,浙江的王女士一行19人,消费了近16000元,其中最贵的鳇鱼鱼头售价达498元一斤。眼下,青岛大虾事件的“阴影面积”还没有求完,天价鱼又在2016年的春节风起云涌,旅游旺季的价格问题,确实让人倍感纠结。
客观地说,抽象地在价格上做文章,算不上理性。在经济学逻辑上,价格构成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三个层面:一则,这饭店的鱼价,公平正义吗?有好事者调查发现,在有“鲟鳇鱼之乡”的黑龙江抚远县的水产市场上,10斤以下鳇鱼的零售价是25元/斤,10斤以上的卖30元/斤。二则,卖鱼的过程,有无黑化的嫌疑?按照最初爆料微博的说法,消费者与店方理论,结果店方冲出一大帮人“打我们”。三者,当地警方的执法,果真毫无瑕疵吗?消费者提供的视频中,疑似出警人员确有抽烟的行为存在。至于相关的“狠话”,有视频,就不愁无真相。
遗憾的是,根据官方调查,这简直就是足以感动中国的一场误会:说投诉人陈先生与饭店负责人拥抱和解,还对出警的民警表示春节的祝福。这画风逆转,实在比贺岁片里的白骨夫人还要厉害。姑且先不说谁对谁错,事已至此,肯定有人撒谎了。只是,在恐吓电话事实存在的前提下,陈先生囿于安全考量,对地方调查沉潜不语,也是情有可原;倒是地方部门,在单方说明的调查结果里,为什么不能附加上店方的视频监控、警方的出警视频?最简单的“真相追溯法”,就是地方部门甚至无须南下取证,只须网络请求消费者提供现场手机视频——这铁证,比洋洋洒洒的万言书更有公信。
旅游热点地区,往往也是敏感地区。如果天价鱼事件果真非游客杜撰,那么,不要国家旅游局的黑名单,也不必手机APP上的差评,消费者直接就可以把卖天价鱼的地方集体拉黑了。
目前,既然官方初步调查结果疑似多处被证伪,那么,不妨沿着这份结论看看究竟谁在“秀演技”。童话里,说谎是要长出长鼻子的。如果游客无中生有,道德诘责足够让其背负相应的心理包袱;又如果地方部门文过饰非,掩饰谎言的代价恐怕就要“滚雪球”下去了。官方若借公信说谎,罚单就不只是长长鼻子而已。
不要误伤,只要真相。在天价鱼事件上,厘断是非、辨清利害,各种峰回路转之后,恐怕还要几个无欺事实的来回。(邓海建)
2. 追责“浴池偷拍”才是最好警醒
2016-02-17 09:2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司马童
近日,江苏高邮的微信朋友圈里,热传一张女浴池照片。有知情网友透露,拍的就是市区加州附近的某洗浴中心。该网友发现,这张照片已经被大量转发,影响恶劣。虽然浴室内雾气缭绕,看不清脸,但确实能看出拍到了部分女浴客的裸体。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2月16日《扬子晚报》)
浴池当“风景”,貌似成“疯景”。百度一下“女浴池偷拍”这个关键词,近年来类似的报道可谓层出不穷:有女孩子澡堂里玩自拍,身后的无辜女士“全裸出镜”;有安徽芜湖一女子受丈夫指使,在女浴池偷拍别人洗澡视频;还有黑龙江某妇女为在微信朋友圈里显能耐,同样随手一拍把女浴池“风光”曝了个一览无余……如此看来,估计江苏高邮的“浴照”肯定不会是“绝版”。
用别人“走光”,换自己“风光”。而且,这所谓的“风光”,有的居然还仅仅只为了在微信朋友圈里的赚点眼球、博些“点赞”。可她们偏偏不去想,假如这种偷拍的照片或视频任意传播,且当事者还少有受到实质性的惩戒和处罚,到头来隐私走光的风险,同样也会加诸于现在偷拍取乐的自己。更何况,浴池澡堂是公共场所,要是里面的偷拍偷摄成了家常便饭,今后谁还敢轻易进去?
“女浴池偷拍”的报道看得多了,来自警方的劝告也早耳熟能详。其大意基本是这样说的,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在浴池偷拍的照片或视频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