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7道题,约9170个字。
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波是一种能在真空或空气中直线传播,波长很短(1毫米~1米)的高频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抗干扰性好、能被某些物质吸收等特点。微波武器又叫射频武器或电磁脉冲武器,它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去攻击和毁伤目标的。由于其威力大、速度高、作用距离远,而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因此,被军事专家誉为高技术战场上的"无形杀手"。
微波武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物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其特点是不需要传热过程,一下子就可让被照射材料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使之内外同时受热,产生高温烧毁材料。较低功率的轻型微波武器,主要作为电子对抗手段和"非杀伤武器"使用;而高能微波武器则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微波武器是隐形飞机的克星。这主要是由隐形飞机自身的设计特点造成的。
隐形飞机为了达到隐形目的,需要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这样就必须采用电传操纵系统、推力矢量系统等先进技术,才能解决飞机的纵向和横向安定性、操纵性等问题,因而比其它飞机对机载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更高。另外,为了改善全机的防探测效果,它们的结构和外表通常都要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以便大量吸收雷达波能,不使之反射回去,这是隐形飞机能够"隐身"的原因之一。但是,事物终究一分为二,有所长则必有所短,由于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能大量吸收雷达波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这就铸成其自身的致命弱点,自招"杀身之祸"。当隐形飞机被微波武器发出的高能电磁波照射到时,机体会由于过量吸收微波能量而产生高温,轻则因瞬间加热而失去控制,重则整架飞机都会被烧毁、熔化。
另外,微波武器不是采用"点"的攻击方式,而是强调"面"的攻击效果,隐形飞机无论如何"隐形",只要在一个区域内被罩住,都难逃"天罗地网"。
目前,国外微波武器已发展到实用阶段,如俄罗斯的电磁脉冲弹和英国的微波炸弹均能将大功率、不可见的电磁辐射短脉冲发送到较远距离上,用来破坏敌方的坦克、导弹、飞机以及通信和电子设备等。军事专家们预测,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电磁武器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1.下列对"微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波包括电磁波、射频和电磁脉冲。
B.不管有没有空气,微波都能够直线传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C.微波能被飞机各个部件大量吸收,因而能够毁伤飞机。
D.微波这种波长很短的高频电磁波能快速传播、不受其他任何干扰。
2.下列对微波武器工作机理的有关方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波武器能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物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B.微波武器能够使被照射材料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使之内外同时受热,产生高温。
C.微波武器攻击和毁伤目标的手段,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
D.所有类型的微波武器都能迅速地、大规模地、毁灭性地破坏敌方设施,威力极强。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形飞机为了达到隐形的目的,于是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难以机动灵活地避免微波武器的攻击。
B.目前大部分军事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通常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来大量吸收雷达波,同时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自招其祸。
C.微波武器是隐形飞机的克星,隐形飞机无论如何"隐形"都逃不过微波武器的"天罗地网",无法发挥其特殊作用。
D.微波武器威力大、速度高、作用距离远,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必将广泛取代常规武器。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