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60字。
2016高考文言文断句导学案
一、高考真题导入
1、(2015全国卷新课标I)文言文阅读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袺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偹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答案】A
【解析】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谓”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C、D。而选项A、B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轼”,所以排除B。
2、(2015山东卷)文言文阅读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答案】C
【解析】注意陈述对象的变化,事件的切分
二、小练习
1、给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 不 闻 大 鱼 乎 网 不 能 止 钩 不 能 牵 荡 而 失 水 则 蝼 蚁 得 意 焉 今 夫 齐 亦 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