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7版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讲义):写作微训练
写作微训练一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法 .docx
写作微训练八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docx
写作微训练八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pptx
写作微训练二妙拟标题,一鸣惊人.docx
写作微训练二妙拟标题,一鸣惊人.pptx
写作微训练九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docx
写作微训练九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pptx
写作微训练六学会分析说理的五种方法.docx
写作微训练六学会分析说理的五种方法.pptx
写作微训练七精于布局,巧妙构思.docx
写作微训练七精于布局,巧妙构思.pptx
写作微训练三学会在行文中扣题见“料”.docx
写作微训练三学会在行文中扣题见“料”.pptx
写作微训练十精心打造议论性散文.docx
写作微训练十精心打造议论性散文.pptx
写作微训练四巧设议论文分论点.docx
写作微训练四巧设议论文分论点.pptx
写作微训练五掌握议论文的选例和用例艺术.docx
写作微训练五掌握议论文的选例和用例艺术.pptx
写作微训练一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法 .pptx
[训练微语]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写新材料作文,第一关就是审题立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应成为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始终。训练时必须注意: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真题回放 (2015•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佳作
你的路是我们的风景
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我独爱小刘旅行之路上的万千风景。
作为当代风采人物最后三名候选人之一,我认为小刘最具有风采,因为他用坚定的脚步踏遍了千山万水,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当代人的身影:丽江古城、西藏布达拉宫、江南水乡……相机,记录下祖国名山大川的风景名胜;照片,传达出无限的情意:美丽的江山,温暖的乡情,慰藉着不同环境下不同心境人们的心灵。
开宗明义,点出“独爱”。
用因果句写出原因,尤其是“最具有风采”扣住了材料
……
[训练微语] “考场上,考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跑题,而是偏题!”阅卷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是呀,考场作文偏离题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少写作高手总在这方面“阴沟里翻船”,以致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当然,偏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偏离题意有时并不源于我们审题不准,而是因为我们在审准题意后,在写作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其实如果我们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点题扣题的方法,那么,带给我们的将不仅仅是把审题带入了安全区,更在于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能把精力用在构思、语言上,从而写出考场上人生得意之作。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真题回放 (2015•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佳作
带您去看花海
广东考生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快速入题。虽未直接点题,但“草长莺飞”“细雨朦胧”“花”“云”都暗指自然。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3、4两段详写“我”被外婆带去感知自然。
“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点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近”。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哟,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再扣材料中的关键词“远”。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
……
[训练微语]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而低分作文则是堆砌例子,不会说理,或者说理不深入,原因在于未掌握分析说理的方法。本训练就试图为你提供一些分析方法。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真题回放 (2015•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满分佳作
老实是德,聪明是才
生而为人,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就是,为人而生,我们为了做人而生,为了做好人而生,为了对得起人这个称谓而生。一旦如此,你会发现自己又掉进无穷选择的怪圈,你要选择是与非,黑与白,对与错,还有美丽与丑陋,善良与邪恶,甚至还有老实与聪明。生而为人,对于这些对立的矛盾,你总要选边站队,或者兼而有之,不过是此消彼长的缘故罢了。
老实,无疑是个优点,聪明,无疑也是个优点,为什么我们把它们对立起来呢?因为,此时我们眼中的老实,已经不是老实,而是不聪明的意思,而此时的聪明,又不仅仅只是聪明而已,彼消而此长,差距愈加明显,则对立更加突出。做人,应该老老实实,但这不是无条件的,做人不能对什么人都老实,对不应该老实的人老实了,就是对自己的不老实,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做人,也应该有些灵气儿,不能太笨,但聪明也不是随处都用的,该聪明的时候聪明,不该聪明的时候聪明,那就是耍小聪明。如果一个人该老实的时候老实,该聪明的时候聪明,那么两者是绝对可以让一个人兼而有之的,但现实往往更骨感。
这是因果分析。在分析中又含着比较。分析语言也较整齐。
画横线句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但”字。两处转折,代表着对“老实”与“聪明”的辩证分析。
不妨再换一个角度分析一下,老实何尝不是一种聪明?真正的大智慧:“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所谓老实,就是任天空云卷云舒,听庭前花开花落,只闻花香,不谈悲喜,读书品茗,不争朝夕,净心拂尘,落雪听禅,从容生活便是人生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没有把老实作为内涵的聪明,不是真的聪明,这个意思是说,聪明是有底线的,聪明不能是无节制的,如果聪明失去制约,聪明丧失底线,恐怕灾祸也就不远了,慎之慎之。
“换一个角度”,其实就是抓住了“老实”与“聪明”的内在联系。这也是辩证分析。
做人,离不开聪明,更离不开老实,聪明好比是才,老实则好比是德。做人,最好是德才兼备,也就老实和聪明兼而有之,如果做人首先是德,而后是才,首先是老实,而后是聪明,这样的人往往可以成为家庭可靠之人,社会栋梁之才。退而求其次,便是有德无才,或者说是老实而不聪明,这样的人往往是可以信赖之人,虽然他们做事不一定完美,但他们不会投机取巧,他们会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至于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