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5580字,答案扫描。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命题人:明学圣  王应忠  张本良  王广清
  审题人:周仕龙  潘双林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1、2、3、4、7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就为人所    ▲    。
  (2)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    ▲    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机运是那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    ▲    ,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4)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蜂拥而上的    ▲    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
  A.传诵    踟躇    熟视无睹    拳脚相加
  B.传诵    踌躇    委曲求全    党同伐异
  C.传颂    踌躇    委曲求全    拳脚相加
  D.传颂    踟躇    熟视无睹    党同伐异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沉溺文化乡愁,也不能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己,而应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B.在理财的种种产品中,我们应该清楚虽然银行存款的利息收益与私人的融资、股票的收益有非常大的悬殊,但毕竟是老百姓能够保证资金安全的最佳理财方式。
  C.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和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监控、分析,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D.我省将于10月在铜陵举办第三届民俗文化节,以展示安徽民俗的精粹,弘扬传统文化,唤起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为主题。
  3.下列对北京冬奥会的标识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
  B.“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标识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
  C.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D.标识运用奥运五环彰显动感、时尚和现代,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昭示中国人民对申办成功和取得佳绩的强烈自信。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学生给老师的书信)自从毕业之后,对老师甚为垂念。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B.(在听取讲座后发言)今天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C.(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母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
  D.(在老师退休仪式上发言)像孙老师这样快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5.请根据下面这句话,用平时的语言说明“思乡诗”的特点。(3分)
  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客船,孤灯,愁绪满怀。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高县学记
  苏辙
  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搡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受成、献馘,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也。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