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80字。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古文化常识
  一.【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二、【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等。
  (3)干支纪年法。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三、【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四、【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2)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五、【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