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0个字。
19 范进中举
1.品味精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新课导入】
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学而优则仕”决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于是,“中举”在下层知识分子之间,在社会和广大老百姓之中,导演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带着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思索,让我们一同走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去认识一个科举制度所毒害的病态社会。
【预习内容】
1.注音。
腆(tiǎn)着肚子 啐(cuì)在脸上
避讳(huì) 绾(wǎn)了头发
星宿(xiù) 攥(zuàn)紧
带挈(qiè) 桑梓(zǐ)
2.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答案:连连答应
(2)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答案: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探究内容】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
2.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三种形式对比:①通过人物的种种丑态和高贵身份的对比;②通过同一人物对同一事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