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9张。有教学设计,约1850个字。

  《筏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2.理解艄公形象,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的品质。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艄公形象,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黄河筏子的幻灯片)奔腾万里的黄河以她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以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以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生灵,创造出一段段历史的辉煌。所以,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随着画面的切换,转入筏子的介绍。)
  这是一种特殊的摆渡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用羊皮制作而成,俗称“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
  这小小的筏子是如何与黄河进行抗争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散文《筏子》,看黄河的主人们是怎样利用羊皮筏子乘风破浪、战胜自然的。(师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出示并明确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的品质。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二)反复朗读,激发情感
  1.黄河在作者袁鹰的眼中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课文第一段。
  (学生齐读课文)那你读着这样的文字,这样的语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发言)
  2.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同学们想不想看看黄河那一泻千里、万马奔腾的气势?
  (课件出示滚滚、汹涌的黄河,并配以激情昂扬的音乐),这就是万马奔腾的黄河!这就是一泻千里的黄河!此时此刻,你看到这黄河,心情会怎样啊?谁来说说。
  (学生发言)
  3.这就是母亲河啊!看了就会心潮澎湃。我们再一次怀着澎湃的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