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6410个字。
德惠市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2.□□□□□□□,夜泊秦淮近酒家。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演化为无私奉献的句子是□□□□□□□,□□□□□□□。
4.陶渊明的《饮酒》中,反映诗人生活志向,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6.李商隐的《无题》中用比喻象征手法极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7.范仲淹《渔家傲》中运用典故,写思念家乡和战争没有结束的矛盾的句子是□□□□□□□,□□□□□□□。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本文选自《》一书,这是家又一部经典之作。(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行拂乱其所为()②人恒过()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11、阅读第二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时,会从哪些方面对“是人”进行磨炼?磨炼的
益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2分)
12、恰当的运用写作手法能够有力的突出文章中心。请结合文章第三段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2分)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于今天无疑适用于国家,那么,他还适用于个人吗?
为什么?(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⑤,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脔:切成块的肉。⑤箸:筷子。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因谒公()②果蔬皆不具()
15.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