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420字。
就事论理 析事明理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导引
福建省古田县第一中学 施仁港
“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的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已经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还是即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都毫不例外地将之作为研讨和复习的重点。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地方、有些专家对这种作文题型的理解过于狭隘,比如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和写法贬得一无是处,认为要完全摒弃;又比如认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厘定概念,在分析说理时不能引用论据等。
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有剑走偏锋之嫌,是一种误读,至少是过度解读,只能将一线教师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高考作文该怎么训练和复习。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本来是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法,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在解读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时率先提出的概念。他认为"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体现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而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崭露头角”,又认为“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至此,“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个新概念便正式强势进入中国人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话语体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作文题型呢?其主要原因是前几年盛行的新材料作文虽然突破了话题作文的“束缚和限制”,具有“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优势”,“但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余闻先生对此也有过精到的论述,他说:甲卷作文题“命制中特别增加了‘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增加了包含着具体问题的任务型指令。像本题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这一具体问题、‘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些任务,都是需要考生在作文的同时予以解答、完成的,这样,作文试题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就在更有力地规避套作、更好地解决考场作文‘假、大、空’问题等方面作出了探索”。由以上权威论述可以知道,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限定写作的范围,明确写作的角度,增强写作的针对性,避免套作与宿构。因为这种作文题型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新材料作文题相比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实际上昭示着一种新的作文题型的诞生,所以有必要采用新的概念加以界定,以便于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区别开来。
其实这是非常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规律的。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时隔若干年,便每有新的作文题型出现,当年的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都是如此,可谓各领风骚没几年。现如今或在以后的若干年内的新材料作文被任务驱动型作文所取代或这两种作文命题形式并驾齐驱都在情理之中。不过,任务驱动型作文孕育并脱胎于新材料作文,它固然有对新材料作文的突破与发展,但更有传承与守正,必然与新材料作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将之与新材料作文截然割裂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近年流行的一统天下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根据命题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寓
言故事类、社会生活类(时事类)、名言警句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