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道小题,约19370字。
临沂十八中学2016年3月月考
高二语文测试题
命题人:邵长艳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三分之一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做1~3小题。
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遒劲的汉字,婉如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好鸟相鸣,荷叶田田,萼红(灼灼/濯濯),一池晶莹,笑容可掬。池塘约三四亩,澄澈(宁静/幽静),(映照/映衬)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 ,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 ,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1.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间(jiàn)或 婉如 B.黑黝黝(yōu ) 笑容可掬
C.累累卧石(léi) 安详 D.遒劲(jìnɡ) 峨冠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灼灼 幽静 映照 B. 灼灼 宁静 映照
C. 濯濯 宁静 映衬 D. 濯濯 幽静 映衬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滴青流翠,楚楚动人
B.湖心亭位于池中 楚楚动人,滴青流翠
C.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楚楚动人,滴青流翠
D.湖心亭位于池中 滴青流翠,楚楚动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大雪使铁路运输压力骤增,执勤民警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延长执勤时间和力度,维护旅客乘车秩序,保障了春运高峰平稳度过。
B.专家指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的文化建设能力正在不断地提升。
C.根据清华自主选拔“B计划”,专家组考察农村学生,将更关注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看重他们在成长中克服困难、自强自立。
D. 在农村,农民的地权问题依然被悬置着,而三十年的承包权是否原封不动地延续,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根基。
5.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
B.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C.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9分,每小题3分)
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核心观念之一。所谓礼指的是周礼。周礼是周族从父系家长制时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包含了周人的习惯法和道德律。随着周人进入奴隶制社会,周礼中原始的平等民主因素逐渐淡化,而等级制的内容不断强化,但有一点是始终一贯的,即血缘关系的纽带不断,家族组织与社会政治组织合一。武王灭商之后,周成为“天下共主”。为了统治广大的黄河和淮河流域,周公对周礼进行一番改革并普遍推广,使中国社会在殷周之际发生巨大变化。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周天子在群子中立嫡长子,作为群弟的首领和王位继承人,在家族中是大宗,在政权组织中即为天子。而他的群弟在家族中是小宗,在政权组织中则被封为公侯。公侯的嫡长子在他这一支中又成为大宗,继承公侯之位,他的群弟则是小宗,被分封为卿士。由于大小宗的不同,所以形成从天子到公侯到卿士的不同等级,产生从上到下的统治关系和从下到上的臣属关系。在古希腊、罗马,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在中国则是把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由于存在血缘关系的纽带,上下左右的关系不光靠法律,尤其要靠道德来调整、维系。那个把法律、道德、礼仪、习惯等等集于一身的东西就是周礼。所以周礼不仅仅是周朝的礼仪,它代表西周以来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
孔子是著名的周礼专家。他把夏商周三代之礼进行比较,以为周礼最完备、最有文采。在他看来,礼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没有礼就不能分辨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不能区别父子兄弟婚姻等的亲疏远近。
礼有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为尊尊,就是把人区别分为许多等级,并保持低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承认贵族的特权。尊尊首先是尊君。孔子主张按礼的规定侍奉君主,能为君主献身。齐国陈恒杀君夺权,孔子主张派兵讨伐。其实齐君的腐败无能,孔子并非不知道,但他认为君主再坏,臣子也不能推翻或杀掉他,臣的义务就是服从君主。
礼的另一重要原则是亲亲,即对亲族的爱,它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过孔子强调的是子对父母的孝顺和弟对兄长的恭敬。根据亲亲原则,家族利益至上,亲人犯了国法应该隐瞒而不是检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怎么能把隐瞒过错叫直率呢?因为它维护了家族的利益。
尊尊是等级制和君主制原则,亲亲是宗法制原则。为维护它们,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名是指周礼规定了的人的身份地位,正名即是用一个人的名分所规定的义务去要求他,使他的言行与名分相符。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以君臣父子之名,正君臣父子之实的意思。不过正名也主要是针对下面的僭越行为的,对君主的违礼往往含糊过去。(摘编自阎韬《孔子与儒家》)
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指周礼,包含了周人的习惯法和道德律,既是周朝的礼仪,也是宗法等级制度,又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其中尊尊和亲亲是礼的两个重要原则。
B.父系家长制时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周礼,进入奴隶制社会后,不断强化了等级制的内容,而淡化了其原始的平等民主因素。周代推行的宗法制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C.武王灭商之后,为了保护大宗的利益,周公对周礼进行了一番积极改革并加以普遍推广,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效地统治了广大的黄河和淮河流域。
D.周礼汇集法律、道德、礼仪、习惯等诸多内容,代表了西周以来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它不仅靠法律,更靠道德调整和维系上下之间的统治关系和臣属关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古希腊、罗马建立起的那些纯粹的地域国家里,家族组织被打破,始终一贯的血缘关系的纽带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靠法律来调整、维系。
B.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周天子的嫡长子是家族中的大宗,地位高,可以继承王位;而被封为公侯的群弟的嫡长子又是小宗中的大宗,可以继承公侯之位。
C.大小宗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等级,产生统治关系和臣属关系。孔子认为,有了礼,才能分辨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才能区别父子兄弟婚姻等的亲疏远近。
D.尽管孔子也知道齐君腐败无能,但他之所以反对陈恒杀君夺权,而主张派兵讨伐陈恒,是因为他认为,臣子应该尽服从君主的义务,不能推翻或杀掉君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礼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作为周礼专家,他研究比较了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得出周礼最完备、最有文采的结论。
B.鲁国大夫季氏在家中僭用天子规格的舞蹈,孔子无法忍受;而鲁国国君严重违反周礼,娶同姓女子为妻,孔子却说其“知礼”,这体现了他尊崇君主的尊尊原则。
C.在孔子看来,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应该秉持亲亲的原则;如果亲人犯了国法,不仅不应该检举,反而应该隐瞒亲人的过错,这是出于对家族利益至上的考量。
D.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就是要通过规定臣子对君王、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以维护周礼中的等级制、君主制和宗法制的原则,起到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小题3分)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①,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问:“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是废法而威不立也;谴而行诛,则庖厨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吾恐左右见之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唯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夕也,蛭出,久患心腹之积皆愈。故天之亲德也,可谓不察乎!曰:此虚言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