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道小题,约7450字。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窥测(kuī) 脑壳(ké) 茶几(jǐ) 岑寂(cén)
B.蕴藉(jì) 下乘(chéng) 尺牍(dú) 穷形尽相(xiàng)
C.谥号(shì) 模范(mó) 赊账(shē) 蹙眉(cù)
D.愧怍(zuò) 自诩(yǔ) 冠冕(guān) 譬如(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装璜 倒计时 拾人牙慧 黔驴计穷
B.脉膊 照像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提词 明信片 纷至踏来 姹紫嫣红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参加晚宴的客人除了瑞典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国的大使及夫人外,还有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也会参加。
C.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D.继摘得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同里古镇保护工程又荣获2012年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的全球良好范例称号。
4.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 ▲ ,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3分)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6.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
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 拟人)
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
7.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二、文言文阅读(36分)
(一)、课内文言文(19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其无礼于晋
B. 蓼洲周公之被逮 独五人之皦皦
C.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不如因善遇之
D.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 颜色不少变 D. 然而隐忍以行
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A.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 夫晋,何厌之有。
C. 不能容于远近。 D. 斯固百世之遇也。
1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3分)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缇骑按剑而前
C.亦以明死生之大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2.翻译下列语句。(7分)
(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3分)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二)、课外文言文(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