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8590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迎考综合练习(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古人的说话无法听到了,幸而____下来一些文字,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古代历史。
②历史是绝不容________的。
③ 昧良心者多噩梦,长此以往,弄出个________不齐的毛病来,可对健康不利。
A.留传 窜改 心律 B.留传 篡改 心律
C.流传 篡改 心率 D.流传 窜改 心率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
B.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儿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C.城市民谣歌手郝云,以一曲饱含京味儿的民谣歌曲《群发的我不回》,调侃了华而不实的群发短信祝福行为,引起亿万观众共鸣,成为春晚中最受广大网友热捧的歌曲。
D.能否正确处理好古今文化之间以及中外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体现了一个文艺工作者艺术智慧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文艺作品的优劣。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嘴里天天说要职工提意见,职工真的提起意见来又害怕的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反问)
B.只有扎根人民才能知道民之所需。(拟物)
C.黑龙江的人常说,这里的土地插根筷子都会发芽。”(借喻)
D.他脑瓜子灵活,肚子里有些墨水。(借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那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非像有的人那样,从不固步自封,思想开放,能够不断自新自强,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①在体育方面,年轻人四肢柔软,比老年人更适应各项运动
②犹如学习语言,在表达和发音方面,年轻人的舌头比老年人更灵便
③可见,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从容自如
④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⑤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
⑥实际上早期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习惯
A.⑤④⑥②①③ B.⑤②①③④⑥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⑤②①④③
5.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3分)( )
A.苏轼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称“仆” 。
B.信中提及苏辙时,可称“舍弟”;提及母亲时则称“先慈”。
C.信末的结尾祝福语,可用“斗山安仰”、“福寿双全”。
D.署名下敬辞,可用“顿首”、“谨启”。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9题。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将以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釜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能一言之命于臣。军不许陈,臣不敢将。’君许之,乃释而去。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 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6.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
A.臣既受命于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
B.敢问其目 目:条目
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次序
D.白刃始合 合:交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