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文字材料约3160+1820字。
《名词的词类活用》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对几种较常用的词类活用现象加以识别(本节课目标是识别名词的活用现象)。
2、能够结合词类活用的特点进行准确的翻译。
一、课前导入:
1.QQ音乐,音乐你的生活。(广告语)
2.“——小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你等一等,让我百度一下。”(人物对话)
概念: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2.原则:“以古律今”: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二、知识链接
1.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 理解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语法功能,活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现象。
3.词类活用的类型
①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
②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使动用法、为动用法
③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④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名词
4、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1)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2)以今律古。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词类活用。
三、规律探究:指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一)名词作状语
第一组 方位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有泉侧出 从旁边
5.侧身西望长咨嗟 向西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 向下
译为“于(在、向、从、往)+名+动”
第二组 时间名词作状语
(1).时间名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动作发生的时
……
《名词的词类活用》学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对几种较常用的词类活用现象加以识别(本节课目标是识别名词的活用现象)。
2、能够结合词类活用的特点进行准确的翻译。
【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学预习,探究性学习,积累归纳,强化练习。
【学习过程】
一、规律探究:指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一)名词作_______
(第一组 )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
4.有泉侧出 ______________
5.侧身西望长咨嗟。 ______________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____
成语:上窜下跳 东征西讨 紫气东来 南来北往 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组)
(1)_______名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动作发生的时间,如:
1.夙兴夜寐 ______________
2.项伯夜驰之______________
3.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______
成语: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
可译为“______________”
(2) _______名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或变化。如:
1.卿当日胜贵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______________
4.日夜望将军至 ______________
成语:日理万机 日积月累 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可译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第三组)
(1)表示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1.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
2.箕踞以骂曰______________
3.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