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10010字。

  商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
  2016年4月25号  语文组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班级和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4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璨明珠。谜语主要按指示物(或/和)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谜面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抽象画/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事物特征,     ①       。他们的谜面一般是合辙押韵的歌谣,语言通俗,朗朗上口,适合(传诵/传颂)。灯谜,又叫“文虎”“灯虎”。 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几个属性。灯谜的制作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技相形等  ②    ,通过会意、别解、假借、用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比如以“花生”为谜底的灯谜谜面是“木兰之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渊远流长           拐弯抹(mò)角        B.引申                蕴(yùn)涵
  C.隐晦曲(qū)折     璀灿                   D.朗(láng)朗上口    着(zhuó)眼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或   抽象化    传诵                     B.和    形象化    传颂
  C.和   抽象化    传颂                     D.或    形象化    传诵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         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B.①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C.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D.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C.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 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处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D.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维护教育公平和考生利益。
  B.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 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
  C.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抚养。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6.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于是秦王不怿             怿:高兴     B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疾:痛恨
  C  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请:请求     D  马有上中下辈             辈:等级 辈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C  今乃用之,可乎?          公子乃谢夫人去 
  D  君其试臣                  其势非置之死地
  8.加点的词与例句“西走数十日,至大宛”中“西”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请归燕太子                      B  赵襄王郊迎甘罗
  C  唯王使人导送我                  D  知我不羞小节
  9.句式类型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  何功之有哉
  C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D  卒为天下笑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网络文学的新贡献
  桫椤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裁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这的人的内心学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网络文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      
  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来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   
  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嬛传》,它们都在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样式发挥着吸引读者的优势。叙述以对话为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模仿网络聊天的样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来,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望文生义地理解“网络文络是形式,而文学是内容,但事情选非这样简单,网络文学也不是文络上流传这样简单。在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中,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进行着新的探索。   
  以网络小说为例。网络文学的某些类型正走在一条文学的“返祖”道路上,诸如那些神魔、仙侠、玄幻等类型化作品,它们的创作甚至直逼文学源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者并非像文学的祖先们那样,以懵懂的目光认知世界,而是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不过在所谓“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文学性总考,将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信息时代来临,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争论和质疑,网络文学也亟待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努力呈现出新的面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0.关于“网络文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它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新”在形式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
  B.它的载体形式发生变化,由以“书”为载体转为以网络为载体,传播方式由静态转为动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