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090字。

  厦门六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审核人:              日期:2016.04.25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 知识积累运用(共24分,各2分)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B、早缫而绪 (《种树郭橐驼传》)
  C、序天伦之乐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D、辟易数里(《项羽之死》)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D、期山东为三处(《项羽之死》)
  3.下列四组加点词中,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六国论》)           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B、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C、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若非吾故人乎(《项羽之死》)
  D、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羽之死》)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4.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乃,于是)   始速祸焉(速:迅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大概)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原因,因为)
  思厥先祖父(其,他们的)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就)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不久)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断定)   摄乎大国之间(夹杂)
  吾与点也(赞同)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最终)
  5.下列四组加点词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B、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C、吾将以为袜(《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乃分其骑以为四队(《项羽之死》)
  D、吾其无意于人世(《祭十二郎文》)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6.下列画线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会同,端章甫   ②旦视而暮抚     ③义不赂秦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逸豫可以亡身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③⑦/④/⑤⑥⑨/②⑧
  C.①③④⑦/②⑧/⑤⑨       D.①③④/⑦/⑤⑨/②⑥⑧
  7.对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 “邑万户” “骑能属者”都是定语后置句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然今卒困于此”、“函谷举”,都是被动句。
  C、“视为止,行为迟”、“剽掠其人”、“ 饮帐中”、“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都是省略 。                   
  D、“刀刃若新发于硎”、“多于南亩之农夫” “智勇多困于所溺”都是状语后置。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惟兄嫂是依            B.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C.故不我若也            D.我何渡为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讽刺假药代言人,是他              的第一枪,此后他常常在相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