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道小题,约3750字。

  安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查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一、基础知识(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蜕(tuì)变    镣 (liào) 铐   拖累(lèi)   敷衍塞(sè)责
  B.敕(chì)造    拓 (tuò) 片    商榷(què)   浅尝辄(zhé)止
  C.赎(shú)罪    盥 (ɡuàn) 洗   忖度(duó)   不肖(xiào)子孙
  D.间(jiàn)或   肄 (sì) 业     笑靥(yè)    旁稽(jī)博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仓皇  嫉恨  孜孜求学  出神入画
  B.妆饰  履行  心急如焚  委曲求全
  C.寒喧  诽谤  义愤填膺  众说纷纭
  D.杜撰  厮混  走头无路  顾盼神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B.南华是本地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C.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D.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努力丰富本土文化市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B.若不问青红皂白,把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对毫不知情的人或有恩于己的善良者遭到伤害。
  C.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终于取得了成绩。
  D.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几乎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善本。
  5.下列各项,对句中修辞手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明用比喻,暗含对比,形象地说明美国黑人备受歧视,饱受种族隔离之苦,生存状况恶劣。)
  B.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短工自问自答,惟妙惟肖地刻画出短工淡漠的神情,表现了他对祥林嫂的嫌弃、鄙夷与不屑。)
  C.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空头支票”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美国政府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兑现对黑人的承诺。)
  D.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是借代的说法,说明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言,马克思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的离去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6.下面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贵族一般以封地名称作为自己的氏,也有以秦、鲁等国名为氏,或以司马、太史等官职为氏的,或以东郭、南宫等居住地为氏的。
  B.世界上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如春节、元宵节、乞巧节、中秋节等。
  C.风俗节日文化往往有和它相配的仪式,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纪念“自投汨罗而死”的楚国大夫屈原有关,民间流传着吃粽子的风俗。
  D.古时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的习俗称为“春禊”;秋天为庆祝丰收、感谢土地神进行的祭祀活动叫做“秋社”。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流觞曲水”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是春禊活动的重要内容,即引水环曲成渠,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子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有时需赋诗)。
  B.古人常以甲、乙等十干支与子、丑等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甲子”,用来纪年、月、日。“(岁在)癸丑”“壬戌(之秋)”采用的就是这种纪年方式。
  C.中国古代,孝子为父母守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守护坟墓,称为“庐墓”。《游褒禅山记》中的“褒之庐冢”指的是唐代高僧慧褒的弟子守墓时的居所。
  D.悼词是演讲辞的一种,一般观点鲜明,逻辑性强。作为一篇经典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是通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唤起听众(读者)共鸣的。
  二、古代诗文(28分)
  8.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处。(8分)
  (1)群贤毕至,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3)后之视今,                ,悲夫!                   (王羲之《兰亭集序》)
  (4)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