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30字。
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自1999年起,高考引入了话题作文,意在改变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所引发的弊端。它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极大地激发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话题作文最重要的标志,体现在自主立意、自择文体、自拟题目“三自原则”上。话题作文除了应具备优秀作文的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外,还应有鲜亮的题目。一个好的作文标题,常常能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能给阅卷老师带来很好的第一印象,它对作文的最后得分帮助很大。再说,拟题的过程,也就是构思的过程,是思维由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定向的过程,同时也往往是斟酌写作内容、确定文章体裁的过程,加强拟题能力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可是有许多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题目,因而就写不出理想的文章可。同学们往往在写作中存在几种误区:一是先写正文,等文章写完了,最后才在文章的上面胡乱安上个标题。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至少可以看出学生是不重视作文标题的。二、在写作时,大多数学生喜欢直接把话题作为标题,以为这样既省事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作文跑题,但这种话题作文照搬照抄的做法其实非常缺乏创造性,等于主动放弃了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是一种懒汉行为。三、有的学生拟题时则完全不理话题,喜欢另起炉灶,标新立异。这固然能引人注目,但事实上会加大写作的难度,因为作文既要扣紧话题,又要扣紧标题,当话题与标题不一致时,有些学生就会驾驭不住,有跑题的危险。
那么怎样拟好题目呢?拟题既要有意地点明话题,又要加上自己的创造,既继承,又创新,才能令人一见难忘,不同凡响。下面博采众长,给同学们介绍三种比较容易把握的拟题方法。
一、巧借善引。“借”和“引”,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用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上来。有的可借用于影视剧名称,有的借用于常见的广告语,有的借用于诗词名句,有的借用于流行歌名......这些都是为学生们所熟悉的,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生动形象,意蕴丰富,表现力强,极有智慧,和我们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能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一些诸如此类的语言精华,并有创造性地加以借用改造,那定能把作文标题拟得生动别致,极为醒目,使文章大为增色。如高尔基的《海燕》、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影片《烈火中永生》运用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上则具有挑战生活挫折之意,鲁迅的《祝福》用于今文可表当代新生活幸福美好,他们前后都有人用。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又如《沉默是金》、《沉默使我如此美丽》、《沉默的羔羊》皆是巧借。再如2002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语)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奖学金偷偷给了比她更需要的竞争对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给小妹写信,支持小妹的选择,深化主题。《明月几时有》、《梅花香自苦寒来》、《诚以养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语诗歌),《答案在风中飘扬》(借用歌词)。
二、妙仿奇组。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例如:仿写标题《钢铁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