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11490字。

  2016届苏锡常镇二模语文卷(教师版)
  2016年5月4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国入侵伊拉克,利比亚内乱,再加上叙利亚内战和伊斯兰国      ,2015年夏天,超过100万的中东、非洲难民前往欧洲,      了难民危机。欧洲各国在协调难民收容政策、共同抵御区域性危机等方面遭遇一系列难题。由此可见,地区国家间充分合作坦诚      十分必要。
  A.无事生非      爆发      勾通            B.兴风作浪      暴发       勾通
  C.无事生非      暴发      沟通            D.兴风作浪      爆发       沟通
  1.D(解析:兴风作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无事生非,没有原因地制造麻烦。爆发与暴发只有一个相近的解释即突然发作或突然发生,在作这种解释时,爆发常指情绪、力量、事变,暴发主要指山洪。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勾通:贬义,暗中串通、勾结。)
  2. 下列诗句描写的自然景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B.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2.B(是初春之景,指的是普通花朵。而其他三项则是描写“雪花”)
  3. 某人在逛街时,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店铺名称,下列短语不适合作括号中对应店铺的店名的一项是(  C  )
  A. “玉汝以成”(珠宝玉器店)                  B. “食全食美”(快餐连锁店)
  C. “灯火阑珊”(酒吧咖啡店)                  D. “亦布亦趣”(手工布艺店)
  (“阑珊”:将尽、衰落之意。“灯火阑珊”意为灯火稀疏,亦指人烟稀少、冷清之地,与店家经营之意相悖。)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表面上,诗与散文的分别似乎很容易认出,但是如果仔细推敲,      ,      。      ,      ,      ,这不是易事,但也不是研究诗学者所能避免的。
  ①说明诗是什么,散文是什么                                ②从历史经验看
  ③寻常所认出的分别都不免因有例外而生出的问题
  ④要了解诗与散文的分别,是无异于要给诗和散文下定义        ⑤从亚里士多德起,这问题曾引起许多辩论
  A. ③⑤②④①        B.③②⑤①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②③⑤
  (从逻辑关系看,④后应为①,③应在开头,因为“寻常所认出的”与前文“很容易认出”是对应的逻辑关系)
  5.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社会达尔文主义说,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但150年前,达尔文就说过生物不仅有竞争,还有互助的一面。因此,“弱肉强食”这个词极不精确,歪曲了演化过程的性质。自然选择意味着能帮助适应环境的基因会拥有更多的拷贝,但它不是演化的唯一规律。自然界的演化,除了以适应为中心的自然选择的许多不同形式和过程外,还有其他机制,包括中性演化和性选择等。自然选择并不意味着我把你杀了,我就生存了,不是这个意思,更不能把它一般化。
  A. 我们不应该持有“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物演化论观点。
  B.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互助的一面。
  C. 自然选择有许多机制,如适应性演化、中性演化、性选择演化等。
  D. 自然选择虽然不是强者生存,但还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仍然是“弱肉强食”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孙君小传    [清]秦湘业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