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8150字。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一)
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已知泉路近,□□□□□。 (夏完淳《别云间》)
(7)而现在/乡愁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8)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9)“月”是古诗中常见意象,有的表达了浓烈乡愁,如“ ▲ , ▲ ”;有的显示着清新意趣,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下面是纪录片《记住乡愁》片尾曲歌词之一,依要求答题。(5分)
每个有月亮的晚上,都看到思念在生长/村庄、水井与小巷,心中依然那么kě望。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总是记忆中的模样/炊烟升起仍带清香,熟悉的呼唤就在耳旁。
乡愁是一壶佳酿,离家越久越醇香/有它就有最初的方向,未áng。
(1)依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kě望( ▲ ) 模样( ▲ ) 绽出( ▲ ) 光máng( ▲ )
(2)歌词中的“ ▲ , ▲ ”两句让我们想到席慕蓉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1分)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2分)
A.人们希望《记住乡愁》中的故事讲得温暖,希望它能回味我们的精神家园。
B.影视纪录者应该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
C.镜头中的人和物所承载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总萦绕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
D.纪录片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让人重温世代相传的祖训,寻觅传统文化基因。
4.用正楷或行楷将“浓醇的乡愁,文化的守候”两句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5.对下列书法作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 (2) (3) (4)
A.行书 篆书 楷书 隶书 B.楷书 草书 行书 篆书
C.楷书 隶书 行书 篆书 D.楷书 草书 行书 隶书
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论语》《孟子》《史记》《尚书》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史记》是编年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B.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D.菲利普、安东尼奥、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2)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
贝茜问我是否想要一本书。“书”字产生了瞬间的刺激,我求她去图书室取来一本书。我曾兴致勃勃地反复细读过这本书,认为书中叙述的都实有其事,因而觉得比童话中写的有趣。至于那些小精灵们,我在黄叶子与花冠之间,在蘑菇底下和爬满老墙角落的长春藤下遍寻无着后,终于承认这悲哀的事实:他们都己逃离英国到某个原始的乡间去了,那儿树林更荒凉茂密,人口更稀少。而我虔信,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