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6620个字。

  遂宁市蓬溪县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匿名(nì) 稽首(jī) 烨(yè)然 长吁(xū)短叹
  B.文绉绉(zhōu) 酷肖(xiào) 睥睨(nì)伯乐相(xiāng)马
  C.胡髭(zī )  黔(qián)娄诘(jié)责深恶(wù)痛疾
  D.鬈发(juǎn) 加冠(guān) 姮(héng)娥广袤(mào)无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广漠 奥秘侏儒气宇轩昂
  B.宽恕 禁锢胆怯诚皇诚恐
  C.黝黑 琐事憔悴粗制滥造
  D.滞留 生疏犀利不已为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颔首低眉,一定要昂首挺胸。
  B.今天,大家聚在一起,正襟危坐,谈笑风生,礼堂里弥漫着欢快的气息。
  C.在以前的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叛徒总是鹤立鸡群,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来。
  D.作为班干部,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高低。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这条隧道已经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D.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5.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得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 ▲)(3分)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的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重纪、热爱劳动的教育呢?              
  A.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B.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解答。
  C.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B.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C.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童年》作者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B.《雪》选自鲁迅的小说集《野草》。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旋转纷飞的“朔方的雪”,则蕴含作者反抗冷酷的社会现实的斗争品格。
  C.《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这篇散文诗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勇敢形象,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D.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作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文章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8.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行到水穷处,▲。(《终南别业》王维)
  (2).       ▲,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3).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表达自己的豁达豪迈的胸襟;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表达出“▲,▲”的美好祝愿。
  9.仿写句子(3分)
  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唤起我们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
  示例:大自然的气味语言——碧绿的西瓜地里,一缕清新的瓜香向采瓜的农人袭来,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