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30道题,约7370个字。

  湖南省新邵县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1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芳草地(共30分)
  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郭靖憨厚质朴,但懂得用功不辍,也把握得住善恶界(),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杨过这样飞扬跳脱、聪明外()的,如果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最终一定是()然众人矣。
  1.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jìng        chuò     è             B.  jìng     zhuì    è
  C.  jiàn        chuò     wù            D.  jiàn      zhuì    wù
  2.下列汉字依次填入上面语段中括号内,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线逸泯B. 线逸抿
  C. 限溢泯D. 限溢抿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B.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
  C.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D.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D.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
  5.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年6月,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表明,长沙市的空气质量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贵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是个爽爽的城市。”句中加点的“严寒”和“酷暑”是一组反义词。
  C.“‘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句中加点词都是褒义词。
  D.“赏心悦目”“热爱生命”“音乐之声”三个短语的类型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6.下面这幅对联分别展示云南和海南的人情风物,正确的上联应该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A.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B.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C.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D.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7.下列各组对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墨子》一书辑录了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箪”“豆”“万钟”均为古代盛装饭食的器具,“牺牲玉帛”中的“牺牲”专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D.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8.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8分)
  (1)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2)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感情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       ,       ”。
  (4)当今大城市的房价高涨,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常常感叹:怎样才能让众多生活拮据的“蚁族”、“蜗居”一族解决住房问题,使他们不再忧心忡忡。这正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所说的那样,“,”。
  (5)国总理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名句“,
  ”(王湾《次北固山下》)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衡,人民充满信心。
  9.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题后的问题。(2分)
  【甲】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乙】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甲】文出自《》,该作品的主人公是(1分)
  (2)【乙】文作者是____________,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