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10460个字。
怀柔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模拟考试试卷(一)
初三语文2016、4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包括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2分)完成1—6题。
1.欣赏这幅书法作品,完成⑴-⑵题。
⑴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笔力稳健,姿态优美。B.上下贯通,顺畅和谐。
C.结构疏密得当,放纵张狂。D.采用行书书体,运笔流动自然。
⑵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作品上的4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2分)
2. 阅读下列内容,完成⑴-⑵题。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①。书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出来,构成了一幅②。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⑴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亘古(gèn)“及”字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B. 亘古(gèng)“及”字的笔顺是:横折折撇、撇、捺
C. 亘古(gèn)“及”字的笔顺是:横折折撇、撇、捺
D. 亘古(gèng)“及”字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⑵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①倾吐衷肠②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B. ①荡气回肠②全景式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画卷
C. ①荡气回肠②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D. ①倾吐衷肠②全景式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画卷
3.《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2分)
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冈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就是他的作品。
B.《红岩》是一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它塑造了众多革命英雄形象,如:成岗、许云峰、江姐、刘思扬……这些人都是当时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因而才起来革命的。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善良的人变成了狡猾、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是要告诉弟子:尽孝,最难的是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
5.教语文的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偷偷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不超过60字)(4分)
答:
6. 默写(共6分)
⑴溯洄从之,。(《诗经•蒹葭》)(1分)
⑵《桃花源记》中表现人们生活安适、和乐的句子是:,。(2分)
⑶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这个句子,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光复神州的时代呼声。(1分)
⑷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中有许多令人称道的妙语佳句,请你按要求写出你记忆中的诗句。(2分)
不惧生死,表现民族气节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