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50字。

  全国卷背景下的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建议
  莆田八中   邹荔娟
  自2016年起,我省高考将告别自主命题,统一使用全国卷。而纵观近几年,全国卷对古诗词阅读的考核情况,不难发现:全国卷对古诗词的考核比例明显加大了。古诗词鉴赏由福建卷的6分提升到全国卷的11分。总之,使用全国卷,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挑战,我们要去适应它、挑战它。
  一.明确考纲要求
  2016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如:
  古代诗歌鉴赏: (语文能力层级 D级)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情分析(2011—2015)
  1.试题结构对比与走势
  年 份 诗    歌 类    别 考     点
  2011 春日秦国怀古(唐  周朴) 怀古诗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景情关系
  2012 《思远人》(宋  晏几道) 羁旅诗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起兴手法、景物描写的作用
  2013 《鹊 桥 仙》(宋 陆游) 即事感怀词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用典手法
  2014 《阮郎归》(宋 秦观 ) 婉约小令词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景物描写的作用
  2015 《发临洮
  táo将赴北庭留别》 (唐 岑参)    边塞诗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景物描写角度
  2.命题特点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2011—2015课标全国1卷五年间古诗词鉴赏试题“稳”体现在:
  (1)题材选择:以唐宋诗词为主(唐诗2首,宋诗1首,宋词2首)。
  (2)题型题量:全部采用主观简答题的形式;设有2小题,共11分。
  (3)考点设置:侧重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一般考查以下四种类型:
  ①鉴赏形象型。②鉴赏语言型。③鉴赏表达技巧型。④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型。
  “变”体现在:
  2015年,将同一诗人岑参的课内外两篇作品相对比进行考查。具体设题如下: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
  (根据近5年全国卷1的命题特点,我们预测2016年——)
  3.命题趋势
  1. 以唐宋作品为主流方向,但也不能忽视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元曲以及明清诗词甚至近现代诗词的备考。  
  2.写景、咏物、送别、边塞、隐逸、怀古等题材的诗歌仍会是考查重点。
  如果,把全国课标1卷与福建卷命题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启示:
  考点不变,围绕考试大纲命题;难度略有增大。体现在出题形式更多样,考查知识面更广、答题表述套路少了、灵活度高了。总体要求学阅读鉴赏水平更高些,表达能力更好些。
  三.全国卷背景下的复习备考方略
  (一)立足考纲,回归课本
  高考古诗文的命题原则是材料出自课外,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高三复习时还是要回归教材,回归课本,这是根本。
  比如:
  高考对古诗词中“情景交融”手法及“炼字”的考查,在教材中也均可找到依托。请看这些高考题:
  2011全国卷1: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2013福建卷:
  6.(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情景交融”的手法在王维的《山居秋瞑》、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这些诗歌中有讲到,炼字的妙处在杜甫《蜀相》的第三联和陆游的《书愤》的第二联及课后练习题也都讲到过。
  因此,高考古诗文复习要做到落到实处,卓有成效,真正授人以渔,就应该回归课本,重视课本中文言文及古诗词的有效复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