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2140字。

  商丘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共六大题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要求填写的内容填写清楚,将座号写在答题卡上。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65年,湖北望山1号墓发现了一柄古剑。考古学家拔剑出鞘,寒光闪闪的剑身即刻震惊了现场所有人。为了验证是否锋利,大家拿来了二十几张纸铺成一层,结果剑锋一过,轻松划开。
  宝剑身上有八个鸟篆铭文,“越王”“自作用剑”这几个字,大家是认识的,但“勾践”两个字,由于工地上没有任何参考文献,一时半会儿无法释读出来。经过有关专家一个多月的讨论,宝剑主人的身份最终得以确认。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两千年前的吴越之地,和今天一样河流密布,水网纵横。由于开阔的平原较少,中原地区流行的车战难以施展,因而吴越两国极为重视步兵,加上那个时代铸剑专家神工鬼斧的技艺,适合近身作战的宝剑也就有了独步天下的机缘。
  1977年,湖北省博物馆借助静电加速器对越王剑的合金成分做了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越王剑的剑刃上含铜量是80.3%,含锡量是18.8%:而剑身上含铜量是83.1%,含锡量是15.2%。也就是说,越王剑是一柄复合剑,剑刃和剑身是分开铸造的。
  曾为勾践和楚昭王铸造多把宝剑的欧冶子等人非常清楚,要铸造一柄合格的青铜剑,在合金配比上,铜要占到75%左右,而锡与铅、铁、锌等元素要占到25%左右。然而,宝剑的各部分合金含量的需求又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刃部得含锡量较高才能锋利。剑身得含铜量较高才能柔韧。这样一来,为了得到比普通宝剑更为优良的产品,剑身、剑刃就必须分开铸造,再合二为一。
  在越王剑剑首的位置,有11道同心圆。这些同心圆,相互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根头发丝粗细,实在让人惊叹。其实,这是铸剑师们在制陶技术上得到的灵感。他们配制出极细的泥料,制作出相应的模具,在凸棱上刻下绳纹后焙烧,最后再浇注青铜液成型的。
  剑身遍布菱形暗格花纹,也是越王剑的一大特征。学者们对这种花纹的形成颇有争议,有的说是“金属膏剂涂层”,有的说是“铸槽填锡”。这种花纹与越王剑同时代的很多宝剑都有,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工艺。
  复合剑制作、剑首同心圆制作和菱形暗格花纹制作技术,被人们称为“吴越青铜兵器三绝”,这三种技艺,在越王剑身上都有体现。
  越王剑出土以后,剑身在地下沉埋2000多年却毫无锈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专家认为,首先,越王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其次,出土越王剑的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又用白膏泥密封,使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再加上越王剑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再次,越王剑剑身含硫,能防止锈蚀。
  这把名震中外的宝剑,如今已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里,勾践一生中从未到过的地方,他的宝剑却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吸引着无数人惊羡的目光。
  1.下列有关“越王剑”的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越王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1965年被发现于湖北望山1号墓,后成为湖北省博
  物馆的镇馆之宝。
  B.越王剑在地下深埋2000多年却锋利如初,剑锋可以轻松地划开铺成一层的二十几张
  纸,令人惊叹。
  C.越王剑上有八个铭文,起初人们不认识“勾践”两个字,专家讨论后才知道这是一
  把勾践亲自制作的宝剑。
  D.越王剑的剑刃含锡量高于剑身,剑身含铜量高于剑刃,是一柄复合剑,符合一把宝
  剑的合金配比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精美的越王剑能出自吴越与地形有关,由于当地开阔的平原较少,车战难以施展,
  吴越两国就极为重视适合步兵近身作战的宝剑。
  B.吴越时代的铸剑专家拥有神工鬼斧的技艺,因为他们对青铜剑的合金配比有着清晰
  的了解,这使得吴越的宝剑有了独步天下的机缘。
  C.一把青铜剑,铜要占到75%左右,锡与铅、铁、锌等元素要占到25%左右,而刃部
  含锡量较高才能锋利,剑身含铜量较高才能柔韧。  
  D.比普通宝剑更为优良的产品,由于各部分合金含量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剑身、剑
  刃必须分开铸造,最后再合二为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剑剑首的11道同心圆,相互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根头发丝粗细,实在让人惊叹,
  这来自铸剑师们在制陶时得到的灵感。   
  B.越王剑剑身遍布菱形暗格花纹,学者们对这种花纹的形成颇有争议,这说明越王剑
  仍然存有今人难以了解之谜。
  C.复合剑、剑首同心圆和菱形暗格花纹工种技术同时在越王剑身上具备,使越王剑拥
  有了“吴越青铜兵器三绝”的技艺。
  D.深埋在数米的地下,密闭的空间环境,髹漆的木质剑鞘,加上剑身主要成分是铜,
  这些都是越王剑得以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谘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谘日夜号泣,食饮不入口,父怜之而还其母,遂以孝闻。举进士,真宗顾左右曰:“是能安其亲者。”擢第三人,除大理评事、通判舒州。后摧知制诰,寇准数改谘所拟制辞,谘不乐,以父留乡里请外,遂出知荆南。会翰林学士阙,宰相拟他官,帝曰:“不如李谘”,遂为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