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250字。
绝密 ★ 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若在北方,百鸟啼鸣,一定是春天来了。一个漫长的冬季,除了雪花(飘落/坠落)的声音,除了冰河迸裂的声音,苍茫的天地之间是蔓无边际的沉寂。只有春天来临,声音和颜色才如蛰伏的虫儿一样,不知从什么地方都(钻/长)了出来。春天里,人心会如泛青的原野,萌生出各种“花花草草”的念想。近于哀愁的喜悦,风一样扫过心头,本来纯净的心灵便被吹得纷乱如麻,青春啊,人生呀,未来呀…… ,被一支画笔随意涂抹——含苞待放的花朵、双飞的燕子、和暖而明媚的阳光……我起身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幕缠绵的江南烟雨。粉墙黛瓦的房屋、小巧(精致/精制)的苏式院落、碧绿的荷池、长长的回廊…… ,更显其隽永、幽深。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形有错的一项是
A.苍茫 冰河迸裂 B.蛰伏 蔓无边际
C.明媚 纷乱如麻 D.缠绵 粉墙黛瓦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飘落 长 精制 B.坠落 长 精制
C.飘落 钻 精致 D.坠落 钻 精致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一幅找不到重心的图画 一应景物恰好被迎面的一树桃花掩映
B.如一幅图画找不到重心 迎面的一树桃花恰好掩映了一应景物
C.如一幅找不到重心的图画 迎面的一树桃花恰好掩映了一应景物
D.如一幅图画找不到重心 一应景物恰好被迎面的一树桃花掩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医生告诉他一定要坚持运动,不要抽烟喝酒、暴饮暴食,长此以往,身体状况就会慢慢有所改善。
B.晚年的杨绛闭门谢客,生活简朴,自言“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但她给清华大学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其人格其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C.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一尘不染。
D.我们要有不怕得罪人的责任与担当,惩前毖后,冷语冰人,对某些同志就要给他们浇浇冷水,降降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根据俄罗斯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来看,自上月以来,整个俄罗斯已有至少37个以上的地区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
B.4月30日,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在首都蒙罗修亚接见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称赞防暴队维护利比里亚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旅游中常见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等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D.一个小板凳,一张小圆桌,冬天一盆炭火,夏天一盆凉水——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简陋的老屋里写出了《白鹿原》。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与 “中国文学”“汉文学”“华语文学”等以往对于中华民族文学的指称相比,“中华文学”概念不仅在内涵上更切合中华民族文学时间的久远性、空间的广阔性、创作主体的多民族性以及语言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在外延上也更具包容性。
“中华”比“中国”更具涵盖力和开放性,“中国”一词最初见于周成王时代铜器何尊铭文,其义为“帝王所都”;此后则指“中土”,与“四方”“四夷”相对。如《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孟子•梁惠王上》:“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都是将“中国”视为与“四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