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70字。
高三论述类复习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一、考点要求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两者要求有交叉。
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方法指导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找关键句和中心句,论据前后的总括性语句也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基本思想倾向。应特别注意文本的开头两段和结尾,以及文本每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或抒发感情。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语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事物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有时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或对其他不同观点的评价来表现的这就要在比较中去把握。
4.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并联系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这是分析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准确全面地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对作者生平和思想的概括了解。②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的了解。 ③对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了解。④对作品思想内容、主题、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评价。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方法指导
1、审题思考写答案时要分清“三种语言”:
①注意题干语言,明确筛选方向②筛选文本语言,确定答题依据③组织答案语言,提高答题准确度(整合、加工、转述)
2、要先确定信息筛选区域,必须知道每段在讲什么,将题干在文中勾画出来。
3、分层,不分层就会重复,划关键词句。
4、根据题干确定答案的主语,将关键词整合起来,整合一定要扣题。
5、分点清晰地罗列答题要点。
四、解题示例
1、 题目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者在文中对“独善其身”一词是如何理解的?
好人的第二坏——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
好人最大的毛病乃在消极有余积极不足叹气很多悍气太少。结果他们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独善其身”而已绝不是“普渡众生”的好汉。但是最后坏人并不因为好人消极叹气就饶了他们坏人们还是要欺负好人使他们连最起码的“独善其身”也善不好连佛教中最低级的“自了汉”也做不成。最后只得与坏人委蛇相当程度地出卖灵魂帮着坏人“张其恶”或“扶同为恶”。这真是好人的悲哀
自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的就好像踩在粪坑里而高叫自己不臭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节选自李敖《好人坏在哪里》)
参考答案:“独善其身”在作者看来是指只顾自己的名节面对社会上种种不如意的事情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出卖自己的灵魂间接的成了坏人的同谋或帮凶给人一种助纣为虐的感觉。
解题指导: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必须对文章理清文章的结构。上述三段文字第1段是观点第2段是对观点的阐释第3段是小结。可见要回答作者在文中对“独善其身”一词是如何理解的就应该在第2段找答案。根据“只是‘独善其身’而已”“叹气很多”等内容可归纳出“只顾自己有个好名声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不敢斗争听之任之”根据“相当程度地出卖灵魂”“帮着坏人‘张其恶’或‘扶同为恶’”等内容可以归纳出“出卖自己的灵魂间接的成了坏人的同谋或帮凶给人一种助纣为虐的感觉”。
2、请简要概括作者对“悲愤出诗人”所持的态度。
当然,“悲愤出诗人”这句话,只反映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并非绝对真理。不能绝对地说没有悲惨的遭遇就一定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也不能认为作家悲惨到根本没有创作条件时,也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同时也不能把个人的私愤当做创作的唯一动力。有些伟大的作家恰恰伟大在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而是“以天下为己任”,尽管他们个人没有遭到什么不幸,却仍然能够“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因而为人民产生伟大的悲愤之情,这种崇高的悲愤之情,不更可以出伟大的诗人吗?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悲愤出诗人”。[一方面,个人的不幸遭遇往往成为许多作家取得成就的有利条件,但不能把个人的私愤当做创作的唯一动力;另一方面,没有悲惨遭遇的作家也未必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此外,“以天下为己任”而产生的伟大的“悲愤”之情,更可以出伟大的诗人。]
解题指导:全文的观点态度都集中在这一段中,而且表述委婉曲折。
因此,必须对该段作准确细致的分析,并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提炼。细读该段,抓住“同时”一词,可以看出该段的两个层次。前一层次再抓住“只反映……并非……”“不能绝对地说……也不能认为……”,分析的是“悲愤”是否是创作的唯一有利条件。后一层次抓住“也不能……”“有些伟大的作家恰恰伟大在不以……而是……”,分析的是“悲愤”是否是创作的唯一动力。然后,从作者对“悲愤出诗人”的两面分析,不难提炼出作者“辩证地看待”这一基本态度。
五、例题展示
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