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00字。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指南录后序》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语文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120分钟
  知识点 1. 书序的文体特征。
  2.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 了解书序的文体特征。
  2. 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 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 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1.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
  风雨飘摇的南宋在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中一直充满着抗战与投降、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在国难当头之际,很多人不顾个人的安危和得失,或奋力抗敌,或奔走呼号,自觉地承担起救国的重任,他们堪称国家的“脊梁”。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另一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二、复习预习
  大家一起背诵《过零丁洋》并介绍文天祥其人其事。
  文天祥 (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考点/易错点1
  序: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1、 “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成为‘后序’”。
  2、诗集取《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
  知识点2
  考点/易错点2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授官。意思是除去旧职,授予新职。枢密使:枢密院长官,掌管国家兵权)
  都督诸路军马(都督:统率。路: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大致相当于今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