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90个字。
用孩子纯真的眼睛批判成人世界的种种不合理
――《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
江苏省如东县孙窑初级中学(226402) 宋彬斌
【写作背景】
用孩子纯真的眼睛批判成人世界的种种不合理,又用成人明智的心灵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自己。这是一个真正的童真世界,充满了活力、幻想色彩的世界。
翻开《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儿童惊险小说,你会发现,汤姆•索历就是你班上最叫人头疼的那个捣蛋鬼。课堂上来点小动作,祷告时搞些恶作剧,装病逃学、打架斗殴等等,捣蛋大王的全套派头无一欠缺,他屁股底下好象烧着一把火,一刻也不能停,好象不淘气就会没了命,而且那么多叫人晕头转向的鬼点子,耍的滑头从没一样重复,害得长辈、老师的神经老是绷得紧紧的,气也喘不过来。
奇怪,你偏偏很同情他。因为,书里所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前的一个南方小镇上,那种刻板沉闷的生活环境:老师动不动就用山核桃木树枝鞭子揍人,学生耳朵是最方便的把手;小学生老是单调无聊地死读书,一本《圣经》更要求成百上千次地背诵,曾活活把个男孩背成了白痴。催眠一样的教堂布道,一天到晚的祷告,以及种种烦人的文明礼节:不许在人面前喊叫,不许张大嘴巴,等等。《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表于1876年。当时的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逐渐尖锐。作者在写此书时已感到美国社会现实的可悲,因而把笔触转向儿童时代的生活。另一方面,美国内战前后各地乡土文学兴起,也对马克•吐温有重要影响。《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作者生平】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杰出的小说家。生于密苏里州。因家境清贫,高中没有毕业就外出独立谋生了,先后当过报馆学童,水手,记者。《汤姆•索亚历险记》,它取材于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童年的回顾。然而马克•吐温创作这部小说并非仅仅是回忆过去,而是要唤起人们对当时现实生活中盛行的资产阶级庸俗、虚伪和贪婪的社会风气以及死板的教育制度的注意。它问世后,受到好评,巩固了他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马克•吐温一生中写有许多长篇小说,除上述的两部名著,其他优秀的作品还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