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9270字。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②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 ,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
⑥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海日生残夜 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夜来南风起 ⑤夜吟应觉月光寒 ⑥政通人和 ⑦千里共婵娟
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 ) 劲松( ) 呜咽(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
A.严格 B.严厉 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劲”不能读成“jìn”;“咽”不能读成“yàn ”。
第(2)题考查字形, “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因此是内心受到“震动”。
第(3)题考查词义理解,这里“凌厉”形容“山风”,很明显,“严格”与“严厉”都无法形容“山风”,与之能搭配的只有“猛烈”,因此选C项。
第(4)题考查修辞,因反问=否定,所以要求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基础上改为反问句,需先将原句改为否定,即“作为一座山,这不是它的本分。第二步再改为反问,即“作为一座山,这难道不正是它的本分吗?”。
【答案】(1)谙 jìng yè( 共3分。每空1分) (2)振撼 震撼 (共2分。每空1分) (3)C(共2分) (4)作为一座山,这难道不正是它的本分吗?(共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
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 》,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__________(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加,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________________(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解析】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积累的考查。两题都要调动平时对名著的积累。第(1)题中,由人这段物描写可知所写内容是《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的描写,可以判断出作品和人物。第(2)题第一空要求写出《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名称,第二空要求写出船长的名字,根据文学常识积累即可写出。
【答案】(1)水浒传 林冲 (2)诺第留斯号 尼摩
4.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