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780字。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巍巍长白山,绵延千里,向世人尽情地(昭示/展示)着她鬼斧神工的形态、①_______;悠悠鸭绿江,清清松江水,奔流东去,述说着这片土地历史的苍桑、古老的风韵和蓬勃的生机。钟灵毓秀,孕育了千年文化渊源流长,(滋养/滋润)了关东沃土热情奔放,也(造就/铸就)了物华天宝的名城通化激情飞扬。走在白山黑水之间,满目是历史的印迹,随处是文化的气息。孰不知,就在这绿水萦绕的山丘之上,6000多年前的先民们用简单的器具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也许在我们行走着的这片土地深处,秦砖汉瓦正默默地守候着一段尘封已久的恢宏的历史;②_______;满清贵族祖先的赫赫战功还在这里彪炳千秋,傲视群雄;眼前这鳞次栉比的小镇曾是清王朝在边外设立的祭祖台站,庄重浩大的祭祖场面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但飞速发展的禁封之地依然留下了清王朝发详地的尊贵和显赫。历史不能重演,注定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但没有改变的是这里的灵山秀水描绘出的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留恋忘返、心旷神怡的绝美画卷。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繁衍 鸭绿(lǜ)江 渊源流长
B. 苍桑 发详地 钟灵毓(yù)秀
C. 恢宏 祭祖台 刀耕火种(zhòng) [.Com]
D.彪(biāo)炳 孰不知 流恋忘返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展示 滋养 造就 B.昭示 滋润 造就
C.昭示 滋养 铸就 D.展示 滋润 铸就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①博大丰厚的物产和神奇迷离的传说
②这里还久久回荡着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
B.①博大丰厚的物产和神奇迷离的传说
②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还在这里久久回荡
C.①物产的博大丰厚和传说的神奇迷离
②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还在这里久久回荡
D.①物产的博大丰厚和传说的神奇迷离
②这里还久久回荡着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校长在全体教工会上会上表扬了部分女教师,“尤其是几个孕妇,个个精神矍铄”。
B. 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了2.2万人,德国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可谓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伟大贡献。
D.他信手拈来一根普通的金属丝,随意弯曲,不一会儿,一件精巧的自行车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A.由于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B.《手机三包规定》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3月17日,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D.对科学问题上的事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个会有好结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题3分,共9分)
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