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70字。

  《致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好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方法: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歌德曾说过:“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下面我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什么是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拜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简介作者:有谁知道这个人?或者把你找到的有关他的资料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其他的同学可以补充。教师也可补充。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39)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曾任自己家乡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从事教育事业35年。曾获2枚列宁勋章。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主张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一生写的教育著作有40多种,600多篇论文。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三、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想过爱情吗?大家有谁问过父母什么是“爱情”?我们请这几位同学谈一谈,当你们问父母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呢?其他同学们也想过“爱情”吗?为什么没问过你的父母呢?不敢?如果问了,会怎么样呢?好,我们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