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8940字。
湖南省新邵县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形式和功能进行调整的一种有组织的人为干预活动,这种干预活动一般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说,语言规划是一种带有明显群体意识的文化活动。语言规划活动必然受制于被规划的语言所属的语言社区的文化类型。调整和完善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功能如果与该文化类型的功能相吻合,则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反之则容易引起不满甚至抵制。文化类型对语言规划的这种制约的作用是应该充分考虑的。文化类型的定位和转换直接影响到语言规划,尤其是语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语言地位规划,是调整语言功能的一个重要工作。语言的地位规划和语言功能的调整受制于使用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甚至可以说,文化类型对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共同语的选择以及地位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地讲,多元文化的国家如果没有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文化,那么共同语一般也是多种的;文化相对单一的国家其官方语言或共同语一般只有一种;殖民地文化的国家或地区其官方语言或共同语则往往带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
语言形式的调整与完善,是语言本体规划的主要方面。制订有关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利用一定的手段加以实施,是实现这一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文化类型都起着重要的制约的作用。在制订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时,制定者头脑中首先要有比较明确的概念,什么是规范,什么事标准,并且对被规划对象要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判断哪些语言形式是符合规范和标准的,哪些语言形式是不符合语言规范和标准的,哪些语言形式是属于中间状态的,然后修正自己的规范和标准,最后付诸实施。由于这项工作是政府行为或群体行为,因此起制约的作用的不是一般的个人文化心理,而是群体文化心理,或者说文化类型。
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成分需要扬弃,新的成分常要吸取,因此文化的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20世纪初我国面临着文化的转型,因此在文化类型的定位上发生了激烈的论争。语言文字的改进自然成为这场论争的集点之一。新文化运动队语言文字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文字的革新因此也成为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一个时期的文化建议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因此语言文字的革新仍然持续进行。
文化的融合是语言融合的催化剂。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必将为语言文字使用的多样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目前世界大多数语言文字的使用面临着不平等的挑战,由于信息化社会对语言文字使用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言的融合正在朝着单一化,或者说单极化的方向发展,语言的“霸权主义”正支配者整个世界。一些弱小民族的语言正在面临着消亡,人们担心这种结果会导致讲这种语言的文化最后逐渐走向消亡,从文化角度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苏金智《语言规划与文化建设》有删改)
1.下列有关语言规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规划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这就决定着这种人为干预活动有文化活动的性质,带着明显群体意识。
B.语言规划的基本诉求,包括制定并实施语言政策,调整和完善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功能,确定语言的相应地位。
C.语言规划要想顺利实施,就必须充分考虑被规划语言所属的语言社区的文化类型,因为它直接影响语言规划。
D.语言规划势必要确定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共同语,而这共同语的确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是否多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对语言形式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涉及对“规范”和“标准”的认知,而且涉及对具体语言形式的筛查、甄别和定性。
B.制定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发现既有的规范和标准不符合语言实际时就要对其进行修正。
C.文化转型容易引发文化类型定位的激烈争辩,20世纪初那场关于我国文化类型定位的激烈论争,就是它的有力证据。
D.一些弱小民族的语言消亡,将会导致讲这种语言的文化逐渐走向消亡,但从文化角度看,这种担心真可谓是杞人忧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不能制订出适宜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或者缺乏有效的手段加以实施,那么调整与完善语言形式就很可能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B.既然制订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付诸实施是群体行为,那么起制约作用的就不是一般的个人文化心理,而是群体文化心理或文化类型。
C.文化类型制约语言规划,而对文化类型的定位却始终只能是动态的,因为文化也处于发展变化中,旧的成分必须扬弃,新的成分也要吸取。
D.信息化社会对语言文字使用效率提出的客观要求,使语言正朝着单一化或者单极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语言的“霸权主义”将支配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湜,字子正,徐州彭城人。举进进士,为澶州观察推官,再调湖南节度推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益都县,徙阴平。再迁太常博士、通判剑州。审阆州狱,活死囚七人。王尧臣安抚陕西,荐之,擢知耀州。富平有盗掠人子女者,既就擒,阳死,伺间逸去;捕得,复阳死,守者以报,湜趣焚其尸。拜监察御史,王德用自随州诏还,近臣言其有反相,湜保右之。历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迁殿中侍御史。上言:“转运使掎摭郡县,苛束官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