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50字。
谈骨气
教学目的:
1.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理解运用事实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3.理解中华民族的骨气,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
2.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吴晗(1909~1969年),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县苦竹塘村人。中国历史学家,教授、现代作家。北平解放后,吴晗以副军代表身份参与接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担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他主持了改绘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以及标点《资治通鉴》的工作。随后又主持了明十三陵中定陵的发掘。吴晗十分重视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亲自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
主要作品有:传记《朱元璋传》,新编历史剧剧本《海瑞罢官》,杂文集《三家村札记》(合作),《吴晗文集》(4卷)等。
《谈骨气》发表于1961年 3月4日《中国青年报》上。当时,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艰难途程即将结束。在这之前,“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也就在这个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要团结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地克服困难,奋勇前进,除了必须依靠党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唤起全国各族、各界人民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暂时困难。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吴晗想到了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九年八月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发出的断言:“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坚信有骨气的民族,是任何敌人也吓不倒、任何困难也压不垮的,于是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写下了《文天祥的骨气》、《爱国学者顾炎武》、《论民族英雄》、《谈骨气》等一系列论文,有意识地向人们集中进行“骨气教育”。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论点,用[ ]横线标出论据,用波浪线标出扣论点议论的文字,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富贵不能淫:“淫”, 迷惑。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贫贱不能移:“移”,改变。贫穷困苦折磨不了。
威武不能屈:“屈”,低头 。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闹饥荒,黔敖在路旁施舍食物,对一个饥民说:“嗟!来食。”饥民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后用“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拘囚:①拘禁,关押。②被拘禁的囚犯。③拘束,束缚。
慷慨:①情绪激昂。②性格豪爽。③感叹。④大方;不吝啬。⑤感慨叹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