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40字。

  河中石兽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梳通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河中石兽》记载的是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积累词语,理解大意。
  一、读准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二、在阅读中积累下列词语:
  1. 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古义:经历  阅十余岁    今义:阅读
  是: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岂有为暴涨携之去   离去   
  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是
  为其来也   在
  3.词性活用 
  三、探究结构
  第一层:和尚重修庙门难寻石兽;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兽已深埋;
  第三层:按老河兵指引找到石兽;
  第四层:阐述遇事不能主观之理。
  二、探究中心
  1.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断的道理。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进一步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